【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历经战火洗礼的勇敢战士徐大年
徐大年(1919年—1977年),千灯镇陶桥村人。1944年,他加入新四军淞沪支队黄山部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大小战役51次,其中包括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长津湖战役,获得了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等。在战争中,他多次负伤,其中重伤2次。1977年病逝时,在其体内取出了一颗子弹头。
徐大年因母亲去世早,很早就独立生活,为人也极富正义感,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一天,他经过家门口的陶家桥,正遇两个日本兵手握长枪,盘查过桥的村民,要求出示良民证。徐大年没有良民证,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趁日寇不备,伸出右手抓住一个日本兵的枪,左脚把另一个日本兵踢下桥去,然后转身再把拿枪的日本兵也推下河去。不久,徐大年得知新四军在淀山湖一带活动,几经周折找到了新四军淞沪支队黄山部队,担任了通信员。随后徐大年又随部队在陆家浜等地与日伪作战,并在频繁的战斗中得到快速成长。
解放战争期间,徐大年又随部队转战苏北、山东、河南等地,多次受伤不下火线。1947年2月,在一次战斗中,徐大年身负重伤;5月,伤刚好的他就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在勇敢冲锋中再次负伤。此后,他就在部队后勤任职,管理和保卫野战医院,直至解放战争结束。1950年11月,徐大年所在的20军58师开赴朝鲜战场,入朝第一战就是惨烈无比的长津湖战役。此次战役,我军冻伤减员很多,野战医院任务很重。当时,身为医院书记的徐大年经受住了考验,有效做好了医护人员和伤病员的思想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徐大年已成为我军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1954年,徐大年转业到浙江宁波地方上工作。在地方工作期间,不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不计得失,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兢兢业业,把党交代的工作完成好。
来源 | 昆山档案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545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