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非遗剪纸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徐淑姣:纸上生“花” 剪出万千世界

06月15日 13:57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万般奇妙……在周庄古镇“纸箱王”创意园区内,非遗剪纸艺人徐淑姣在“小小奋剪纸”工作室内忙碌着,一把剪刀如游龙般穿梭。不到5分钟,一只灵动的纸蝴蝶便翩然跃出。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剪纸就是在一张红纸上剪出各种图案,而事实上,剪纸的技法远不止于此。”徐淑姣说。剪纸可分为剪、刻、撕、烫、染、套等多种技法,其中彩色剪纸尤其考验手艺人的巧思,需将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再拼套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作品。“这种技法不仅丰富了剪纸的表现形式,也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徐淑姣表示。

  


“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郭沫若曾以这样的诗句赞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徐淑姣的工作室内展陈着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趣味十足的十二生肖、精致华丽的昆曲花旦、憨态可掬的年画娃娃、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活泼可爱的动物萌宠、诗情画意的古镇周庄……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从小受到奶奶的影响,徐淑姣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奶奶不仅精通刺绣,还擅长将图案剪成纹样,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成为徐淑姣童年时的心灵滋养。长大后,徐淑姣进入艺术院校学习美术,并加入了学校的剪纸协会。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心仪的男孩。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她剪了一幅“孔雀开屏”送给他。这幅作品不仅象征着她的心意,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最终,这个男孩成为了她的丈夫,两人共同致力于剪纸艺术,定居周庄一起经营工作室。

  

“古朴的周庄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徐淑姣说,闲暇时,她喜欢坐在工作台前翻阅《逸飞周庄》,了解画家陈逸飞与周庄的传奇情缘,并从他的画作中汲取灵感,创作带有周庄双桥、摇船等元素的剪纸作品。“这是我目前正在创作的一幅作品,主题为‘双桥’,融入了自己喜欢的荷花元素。”徐淑姣称,目前她已完成底稿部分的设计,后续是用剪纸还是套纸技法,她还在与丈夫讨论。

  


在周庄古镇的“纸箱王”创意园区,徐淑姣的工作室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店内悬挂的一幅幅剪纸作品,既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创意,价格实惠。许多游客会拿出自己的结婚照、情侣像或全家福,请她剪成剪纸留作纪念。还有一些国外游客,在看到徐淑姣为自己剪的人像后,常常露出夸张的表情,连连夸赞“Amazing”!

  

除了在工作室创作,徐淑姣还积极致力于非遗剪纸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过去一年,她为贞丰里社区居民开展了30多场非遗剪纸教学课程,通过亲手示范与细致讲解,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看到大家对剪纸的热情与喜爱,我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的信念,这也成为我坚持的动力。”徐淑姣说,她将继续用她会说话的剪刀,剪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赋予非遗另一种生命。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综合 |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