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出健康新生活
当体育活动以更日常的姿态渗入昆山的肌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一个个运动空间也日渐提升、演变。走在昆山的街头巷尾,不经意就能与运动相遇,浓浓的“多巴胺味道”让城市充满活力。

▲市体育中心
今年,市文体广旅局推进“全民畅享”体育健身扩圈工程,促进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加均衡,打造更加便捷的全民健身设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体育场地数量5391个、总面积923.7万平方米,健身步道671.08公里,文体活动中心15个,体育公园27个;共有市级体育总会1家、区镇级体育总会11家、市级单项体育协会53家、区镇级单项体育协会93家,形成“设施布局合理、活动形式多样、服务智能高效”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淀山湖体育公园
淀山湖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位于淀山湖镇,总投资约4.7亿元,建设有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等。项目以“完善生活服务、丰富体育设施、激发生态价值”为定位,打造淀山湖镇新的副中心。“投用后,我们可以完善周边居民生活圈的配套建设,还将精准对接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相关人才的基础服务需求,为企业和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昆山滨湖新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放城说。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夯实快乐健身基础,实施了洞庭湖路景观工程提升,以及梅浦河海绵城市公园健身步道建设。“梅浦河海绵城市公园内建造了儿童乐园、康体健身区和滨水健身步道等全年龄段友好的健身服务圈,旨在鼓励居民多运动,改善身体素质。公园要打造的不仅是高品质的休闲娱乐空间,更是增添增进邻里交流、强化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场所。”花桥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园林工程科科员莫沛文说。
我市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建成一批市民看得到、走得到、用得到的多功能运动健身场地。此外,还大力开展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全市区镇已经实现文体中心全覆盖,在苏州大市总量排名第一。”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孙列平表示,希望通过挖掘一些厂房、可用农用地,打造更多体育惠民工程,让老百姓充分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

▲青年运动公园
同时,我市依托各级各类体育场地、健身步道、体育生态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惠民设施场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形成“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高潮、全年不断档”的生动局面。“我们还培育品牌赛事活动,引进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激发体育消费市场。同时,持续打造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万人徒步大会和骑行大会三大品牌全民健身群众体育活动,并依托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路跑、徒步、钓鱼、广场舞、柔力球等群众参与度高的健身休闲项目。”市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000场次,年均服务百万人次。
目前,我市有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12328人,城乡居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4.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占总人口比例达48.6%以上,年均组织全民健身科普宣传、全民健身大讲堂10余次,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人数达10万人;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0余场次,直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达10万余人次,城乡居民健康素质位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445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