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创店主李萌:用画笔为古镇抒写独家“情书”
沿着周庄古镇的青石板巷蜿蜒走向深处,一家名为“大自然的礼物”的文创小店静静等着有缘人光临。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声,也没有大同小异的旅游纪念品,只有一个用心创作的“90后”店主,用自己的热爱和创意,静静书画着浓浓的一片江南情。

推门进入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小店,只见满墙挂画与植物标本错落有致,手绘团扇、漆扇在光影中舒展……这些文创作品都出自美术专业出身的李萌和他妻子之手,他们用手作赋予了每一件作品独一无二的温度与灵魂,等待懂它们的有缘人。
2014年,李萌大学毕业后,曾在周庄做过芝麻酥、牛轧糖小吃等生意。近10年,他成了精通熬糖的“食品手艺人”,但心中始终放不下画笔。2023年,文旅行业创新发展势头良好,李萌毅然关停作坊,用全部积蓄开启了这家文创小店。“以手写心,以笔抒意。看似一时兴起,实则源于心底的热爱。”李萌笑言,画笔是他安放灵魂的容器。

转型文创并非易事。第一年,店铺几乎没有盈利,然而,挑战和转机正悄然而至。一天,昆山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路过李萌的小店,被店内的文创作品吸引,并被李萌的故事打动,随即邀请他开展一些有关非遗创作的课程。截至今年3月,李萌夫妻两人已为市文化馆承办的趣味文化季精心设计了“宋锦硬卡制作”等四期主题课程,颇受学员好评。
“课程设计并非简单的静态展示。”李萌介绍,他和妻子利用大学所学专业内容,结合年轻人喜欢的风格,将贴箔、锦灰堆等非遗工艺转化为沉浸式文创体验课程,简化流程却不失工艺精髓,创新载体的同时又能让参与者融入个性化创作。
“降低门槛不等于稀释文化,而是让非遗工艺‘轻装’走进现代生活。”李萌说,美术专业背景赋予了他们独特的课程开发能力,从材料选择到技法教学皆反复打磨,在教学中还可以给予学员专业性的引导,确保课程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这种非遗工艺的“年轻化表达”也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如今,他们的课程逐渐走进企事业单位,面向更多人群进行推广。

千年文脉在画笔与创意中流转,江南古韵借文创之翼飞入寻常生活。从卖牛轧糖的“手艺人”,到非遗文创践行者,李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中、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用画笔为古镇绘出一封独家“情书”。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李艳萍
图片来源 |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251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