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马盛秋:履职践初心 躬耕孕桃李

05月21日 14:56

代表名片:

马盛秋,昆山市人大代表,现任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她既是教育一线的耕耘者,用创新理念浇灌学生成长的沃土,又是民意的忠实传递者,以务实行动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担当和使命。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马盛秋便一直在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从事教育工作;2021年,马盛秋当选为昆山市人大代表。这份深耕教育的执着,与人大代表关注民生的视野产生了奇妙共振。“民生福祉、社会公平、政策法规……这些议题不再遥远,它们与我的职责紧密相连。”谈及履职感受时,马盛秋坦言,“这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履职过程中,马盛秋为了解家长、学生群体对高中学校的诉求,曾连续数月走访社区、收集数据,形成“关于提高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率的建议”,并得到了教育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其后,我市6所高中的新建、改扩建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工程项目清单;锦溪、蓬朗两所高中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柏庐高中成功晋级四星级普通高中。

  


代表履职要学会用系统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履职过程中,每一次人大组织的活动都会给马盛秋带来不小的触动。在一次食品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视察中,目睹了机械臂精准分拣货物的场景后,马盛秋陷入深思:“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劳动者?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变革的人才?”这些问题化作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调研记录,催生了学校科技节的创新实践:举办AI作曲的校园歌手大赛、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装置、开展物理实验秀等,这些突破传统的教育尝试,让昆山开发区实验学校在今年4月获评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2位学生获得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特等奖。

  

“人大代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马盛秋坚持走到群众中间。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曾困扰着师生居民。为此,她联合交警、社区、家长代表开展实地调研,推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新增了停车场、优化了信号灯。

  


“看到问题真正解决,觉得履职很有意义,群众的声音能被听见、被回应,这就是民主的力量。”4年来,马盛秋实现了教育实践与代表履职的同频共振,提出了“关于为提升昆山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品质提供财力保障的议案”“关于湖滨路骑行队伍安全管理的建议”“关于地摊经济和城市整洁如何平衡的建议”等九个议案建议。展望未来,她计划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聚焦“一老一小”民生议题建言献策。

  

三尺讲台,她以匠心守护成长;履职路上,她以初心书写担当。马盛秋用双重视角诠释着“人民代表”的深刻内涵——既要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更要做民声民意的代言人。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吴磊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综合 | 昆山人大发布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5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