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鹿城】67岁退休老党员姚佩贤:用爱点亮孩子的上学路
清晨,天色尚未破晓,67岁的姚佩贤已经起床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红马甲。这件陪伴她七年的红马甲,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昆山大西门桥公交站的晨雾中格外醒目,让人有一种特别的安全感。从2018年至今,2500多个清晨,她总是做第一盏点亮这片站台的“路灯”。
家住昆山开发区绣衣社区的姚佩贤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也是“爱心学校”孩子们口中的“姚奶奶”。加入护学岗以来,她已经开展护学服务数千次,服务万余人次,累计时长超3000小时。
“慢点走,奶奶等你。”这是站台上最常响起的温柔话语。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姚佩贤有自己的“护学哲学”。对肢体不便的孩子,她化身“人形扶手”,调整步伐配合孩子的节奏;对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她会仔细倾听,并轻声细语地和他聊学校里的趣事。站台到学校仅有两三百米距离,她曾陪一个孩子走了足足30分钟。在她看来,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到无比幸福。
护学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盛夏时节,地面温度常常超过40℃,姚佩贤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中,她依然坚守岗位,确保每个孩子安全上车。“孩子们看不到我该多害怕啊”——这个朴实的念头,支撑她穿越无数个极端天气。
除了护学工作,姚佩贤还活跃在社区各类志愿服务中:垃圾分类、便民服务、文明引导、旧衣回收……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作为昆山义工联成员,她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奉献给了志愿服务。
“姚阿姨是把志愿服务刻进骨子里的人。”社区工作人员施黎丽记得,去年暴雨天接送老人体检时,姚佩贤把雨衣全让给了老人,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面对大家的关心,她只是轻描淡写地笑着说:“党员就该多担当些。”当被问及坚持志愿服务的初心时,这位老党员目光坚定地说:“服务群众是党员的本分,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七年如一日,姚佩贤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如今,“姚奶奶”三个字已成为“爱心学校”的温暖符号。就像她总对孩子们说的,“慢慢走没关系,奶奶会一直在这里”,在这条用爱铺就的成长路上,她的红马甲永远是最醒目的路标。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刘斯羽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954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