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情 | 一口“阿婆菜”、尽尝江南春

04月22日 09:56

它源于明朝

世代流传

它代表着寻常百姓的日常饮食

也传递着周庄人腌渍封存食物的智慧

它有着一个接地气的名字

“阿婆菜”



这款经久不衰的美食

不仅是小菜

更能从中品尝出水乡的味道

所谓

未吃“阿婆菜”

不算到周庄


鲜嫩的菜苋、脆爽的多心菜、香辣的萝卜干……各具特色、风味浓郁的“阿婆菜”正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驻足打卡。在一场名为贞丰“阿婆菜”四季市集——春味江南·阿婆菜非遗市集的活动上,十多位身着蓝印花布的“阿婆菜”腌制技艺能手,将自家腌制的“阿婆菜”摆上摊位。游客们穿梭其间,一边品尝着酸香脆嫩的腌菜,一边聆听阿婆们讲述代代相传的腌制技艺。



“可以尝一尝,这些都是我自己种的菜,自己亲手腌的,蛮灵格!”来自全旺村的阿婆顾桂珍笑着说,她自成家后便开始做“阿婆菜”,如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腌制经验。



据腌顾桂珍介绍,菜苋最好的时期在每年春天油菜花抽苔的时候,赶在花开前摘下嫩苔,用清水洗净,阳光下晾晒成半干后用盐腌制,再塞入瓶里封口。




“冬吃萝卜夏吃姜,春腌菜苋秋酱瓜”是周庄的传统风俗。腌好的“阿婆菜”,乍一看去很不起眼,但味道却是精妙。入口先是脆生生的爽利,舌尖旋即被酸香浸透。然而,所谓“有多少双手就会有多少种味道”,食材的来源、用料的分寸、选择的容器、掌控的时间都影响着腌制的口感。它作为江南水乡的特色美食,既可生食,又可炒菜、做汤,还是传统习俗“阿婆茶”茶点中的一道精品,是来水乡值得一尝的美味。



如今,“阿婆菜”走出陶罐,登上宴席,成为周庄递给世界的美食名片。结合“阿婆茶”习俗,古镇不少民宿、茶楼都形成了“品茶佐菜”的江南生活美学场景。



从一碟腌菜到地方特色美食名片

周庄“阿婆菜”的故事与技艺

折射出传统农耕文化

与现代文旅产业的碰撞

当阿婆的陶罐遇见游客的味蕾

这道承载着江南记忆的滋味

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承文化基因

推动文旅融合的鲜活样本


综合 | 昆山旅游度假区发布

编辑 | 刘雨晴
责任编审 | 黄蕾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