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苏州科技强农大会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举行

04月16日 15:21

依托北斗定位,农机可自行调整行进方向,精准耕种,让农机手解放了双手;把大闸蟹放入捆绑机,4秒钟就能绑好一只蟹……4月15日,2025苏州科技强农大会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行,各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亮相展会,生动展现了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创新融合的丰硕成果。



展会现场,记者发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来自我市的昆山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憨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年年有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农企受邀参展,他们精心准备,带来了公司“当红”产品,用一项项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展现了昆山农企“硬实力”。


来自花桥经济开发区的苏州憨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人气爆棚,其自主研发的“农产品保鲜冷链信息监管平台”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目光。“我们研发的这款监管平台,构建了农产品全链数智化决策系统,通过冷链云脑可降低冷库、冷藏车能耗,实现降本增效。平台还可以整合全国冷链资源,实现一键出租、共享冷库,助农增收致富。”董事长陈勇介绍,引入该监管平台后,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GIS地图管理冷链设备分布,实现联动监管,实时掌握农产品库存、价格波动,精准调控市场供需,提升市场保供应急响应效率。


依托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农机可根据事先预设的耕作“地图”,自行控制方向盘,在田间精准行驶耕作,在智慧农机的助力下,农机手不仅可以解放双手,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展会上,来自陆家镇的农企昆山寰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其自主研发的“HD408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开沟、起垄、深翻等作业环节,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在提高作业精度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率3%至5%。”公司副总裁罗文倩说。当天,公司还带来了其研发的“HD580农业无人飞机”。记者了解到,该无人飞机就像一个“多边形战士”,集喷洒、播撒、吊运、消防等功能于一身,融合强悍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最大吊运载重达80公斤,搭配碳纤维桨叶、18S高压平台,让农事作业更高效,可从容应对更多作业场景。



科技赋能农业、智慧引领未来,一项项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现,让我们看到,农业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绿色田野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市共培育涉农类高新技术企业44家,主要涵盖优质种业、高端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科技、农业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科技小院4家;建成陆家未来智慧田园、高新区现代农业园区、巴城镇现代渔业园区等各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在农业科技创新、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融媒体摄影 | 陆恒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