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以来,我市各区镇、各部门借助多元化宣教形式,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宣传活动,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走深走实10周年”为主题。“4·15”当天,开发区在市民广场、社区、集贸广场、学校等地组织开展街头宣传教育活动,向市民发放精心制作的国家安全知识、反邪教、禁毒科普知识等普法宣传材料,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普及、讲解在生活中常见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让市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就在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一环。同时,告知市民一旦发现有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可以拨打12339或登录国家安全举报受理平台进行举报。据介绍,4月以来,开发区举办了“五个一”系列活动,分别为一次中心组学习、一次现场教学、一次保密教育、一次宣传周活动、一次宣传日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热潮。
日前,我市6辆“国安号”公交车从体育中心客运站发车,车身印有“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字样及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它们化身移动的“国家安全课堂”,穿梭于大街小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公交车驾驶员张杰说:“公交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在公交车上喷绘国家安全元素,可以更广泛地向市民普及国家安全知识。”
除了“国安号”发车,我市还开展了主题为“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国家安全教育巡展。巡展分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以及汇聚维护国家安全合力四个部分,参观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次。
青少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我市举办“同上国安课·共担国安责”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云课堂活动,邀请专家教授来昆授课,并通过网络直播形式,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在线收听收看,覆盖学生超30.6万人次。
国家安全教育还走进了校园,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昆山中学师生开展“坚定维持政治安全,防范抵御颜色革命”专题教育,引导全校师生自觉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保密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校师生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学生们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做国家安全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此外,国家安全公益宣传片“国之大者 安不忘危”4月10日开始投放我市30余家影院,截至目前,观影人数已达160.7万人次,预计全面观影人数可达380万人次。
NEWS
相关链接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哪些常见情形?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实施间谍行为或帮助行为
●未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主体责任
●违反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许可
●拒不配合调查间谍行为
●非法获取或持有国家秘密
●非法生产、销售、持有、使用间谍器材
●泄露反间谍和情报工作的国家秘密
●违反限期出境等决定
●实施间谍行为以外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除以上10种常见情形外,其他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守护国家安全?
1.照片不随意拍。不在军事基地、军事港口等未经允许的地方拍照,不在朋友圈分享部队训练、武器装备、军人军装照等照片。
2.车队不随意插。驾车外出遇到军车车队时,不穿插车队,不跟踪拍摄。
3.工作不盲目干。工作中不要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比如,提供涉密单位尚未公开的内部信息,或者利用工作之便拍摄的涉军照片牟利等。
4.电脑内外网不混用。不在内网专用电脑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以及外单位的存储介质。还要记得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5.行李箱不胡乱装。行李箱中不要装有从国外带来的水果蔬菜,不要带回异国的土壤和动物标本等,因为这些都可能会对我国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6.东西不随便买卖。不非法购买或出售卫星数据的接收卡、无线摄像笔、实时视频无线监控器、GPS跟踪定位仪等专用的间谍器材。
7.信息不非法传。不参与出版和传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不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传播途径传递非法信息。
8.发现可疑线索不隐瞒。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线索,都应当立即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该怎么办?
公民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一)拨打国家安全机关12339举报受理电话;
(二)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网站www.12339.gov.cn;
(三)向国家安全机关投递信函;
(四)到国家安全机关当面举报;
(五)通过其他国家机关或者举报人所在单位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六)其他举报方式。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供图 | 徐鹤千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870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