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跑一次 | “破”惯例 办事时长“立”减50%

04月12日 15:22

“我们公司准备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前要办理项目节能审查,没想到3天就办理好了。”在拿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后,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节能审查业务办理时效最多压缩到3天,这要从市工信局的一次换位服务说起。今年2月,市工信局节能科迎来一位特殊“企业主”——局长徐康手持项目资料,以申报者身份完整体验节能审查全流程。“这份节能报告模板专业术语太多,普通企业看得懂吗?”“专家评审和企业准备能否同步推进?”在耗时2个小时的沉浸式交流、体验中,徐康共记录下多个业务办理流程的难点、堵点。

  

由于该业务的专业性极强,既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项目节能报告,又要由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暂不能网上申报。

  

企业需要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

  


“要制作简易化的办事流程指南、申请材料和节能报告编写样本,安排专人负责解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要靠前一步,主动对接企业,通过微信、邮箱等方式指导企业编制节能报告、递交材料,让他们从‘最多跑一次’争取做到‘一次也不跑’,不断增强企业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徐康向业务科室提出了要求。围绕优化流程等工作,市工信局相关科室快速行动、逐一落实,并打破过去“材料齐全再受理”的行政惯例,创新“容缺受理+同步补正”机制,最终将原先20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长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

  

“相当于把办理时长压减了50%以上,特殊情况开辟绿色通道,最多可在3天内办好此项业务。”机制的优化创新,很快就有了成效。

  

市工信局接到了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来电询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事宜。该公司正在申报电子信息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但还缺少节能审查意见,且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就在3天后,时间非常紧迫。了解情况后,市工信局一方面利用优化后的申报机制,安排专人指导企业填写所需材料、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协调专家赴企业现场召开评审会。仅仅3天时间,企业如愿拿到节能审查意见,成功递交了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申请。


  

“为昆山速度点赞!如果不是市工信局的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为我们服务,我们就错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了,很感谢他们。”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是昆山政务服务的内生创新及优化的体现,是昆山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只有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才能发现看似‘科学’的流程背后隐藏的不合理之处。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完全可以在确保审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行政效率大幅度提升,真正让企业实现‘等审批’变为‘快落地’,‘跑多次’变为‘零跑腿’。”徐康说。


·

记者手记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3天极速过审的“昆山速度”,更是政务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企业主身份“换位跑一次”的沉浸式体验,突破传统监管思维,实现了从“管理者视角”向“服务对象视角”的转变,将过去看似“科学”的流程,在换位思考的放大镜下显露出了改进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简单的办事流程简化,而是需要构建优化供给侧的系统思维。当政务服务能像高端制造业般实现“精密制造”,当行政效能能像高铁运行般精准调度,“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效应必将迸发更大能量。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张淏铭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