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首个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启用
近日,市妇幼保健院启用了昆山首个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让婴儿在接受住院治疗的同时,新手父母可以同时入住并24小时陪伴孩子,与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学习照护技能。
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打破了传统监护病房“母婴分离”的模式,通过个性化病房管理,让医护人员“一对一”指导新生儿父母参与家庭式护理,让孩子回归父母身边,减少分离焦虑,帮助父母掌握必备的育儿技能,对新生儿的康复、出院后的延续照护以及和谐的家庭关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前不久,市民惠女士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剖宫产分娩,孕周只有32周+5天。孩子出生体重2190g,有气促、口吐泡沫等症状,经皮测氧饱和度60%左右,随后紧急转入新生儿科,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经治疗,经皮测氧饱和度升至93%,撤机后呼吸平稳,转入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病房非常温馨,住在这里每天都能陪伴宝宝,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让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父母’这个新身份。”惠女士说。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营造家庭式的照顾模式,整体风格清新且温馨,为每个家庭提供独立空间。病房内智能化卫浴设施、空调、冰箱、饮水机、陪护沙发床等一应俱全,并配备暖箱、心电监护仪、蓝光仪、吸氧等急救设备,病房整体设计为新生儿及陪护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此外,医院还配置有优质、专业的医护团队,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护理方案。在陪伴过程中,家长可以参与宝宝的喂养、更换尿布、消毒脐部、袋鼠式护理等照料过程。此外,市妇幼保健院还会每周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新生儿科专家查房,为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科普宣教,开展多项护理技能培训,解决家长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好地帮助新生儿从医院向家庭过渡。“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和家庭参与式护理是一种建立在尊重新生儿家庭、保持医护与宝宝及其家长关系平等基础上的照护模式,可进一步降低早产儿再次入院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乔林霞说。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任众
供图 | 任众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741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