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最新动态

01月13日 10:30

焦点资讯

1.科技部公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规划》明确,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2.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名单公布

2020年12月29日,文旅部网站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三省一市中,上海市徐汇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四地当选示范城市,上海市黄浦区、静安区,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等入围消费试点城市。

3.徐州市泉山区全面推动与萧县“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

1月4日,徐州市泉山区党政代表团赴安徽萧县考察,全面推动两地“一体化”深度合作发展,构建泉萧共赢发展新格局。泉山区委书记李勇表示,泉山大力发展的7个特色产业与萧县“制造强县”的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前景,互补性很强。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共建园,建立两地园区交流互动机制,将会吸引更多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企业在两地落地,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态势。泉萧两地将通过更加紧密地开展科技交流、共享医疗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推动商贸流通、推进教育互助、加强文旅交流、协同社会治理等,探索打破省际行政壁垒和交通瓶颈,高水平建设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新型功能区,打造产业活力强劲、生活舒适便捷、服务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宜居、群众乐业幸福的产城一体化先行区。

4.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合作座谈会暨一体化示范区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在吴江举行

1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合作座谈会暨一体化示范区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在苏州市吴江区举行。上海与苏州积极探索跨区域干部交流任职,首批8名交流干部已到岗。一体化示范区领导干部示范培训班由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轮值举办,每年举办一期,首期由吴江区举办。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杨佳瑛出席活动并讲话。上海市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余旭峰出席活动。

1月6日,宿迁市委书记王昊,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忠伟率领市党政代表团赴苏州市考察,深化交流合作,共话美好未来。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接待了代表团一行。

产业科技

1.上海普陀区召开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大会

2020年12月28日,普陀区召开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冬冬表示,将着力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国际的生命健康总部基地、高端医学创新中心、医药资源配置中心、数字医疗服务中心,将普陀区打造成为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生命智谷”。会上首次对外发布《普陀区支持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重点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企业协同化发展、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2.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落户无锡

2020年12月30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在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正式揭牌。江苏副省长马秋林指出,要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引领,强化开放合作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和科研模式,组织实施重大任务攻关,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推动实验室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无锡市要举全市之力支持太湖实验室建设。希望中船集团全力支持七〇二研究所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应用的科研生态体系,打造代表全国最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海技术领域实验室。

3.无锡市召开建设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2020年12月31日,无锡市召开建设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无锡市委书记、市建设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钦指出,要高位推进创新实验、延伸做强产业链条、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深度赋能电影工业。

4.南通市发布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

2020年12月31日,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通市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2020-2025)》新闻发布会。根据该规划,至2025年,全南通市新增基站站址10201个,5G基站站址达到20426个;新增通信管道2327管程公里、23270管孔公里,总量分别达到10991.21公里、47192.14公里;新建核心、汇聚、综合业务接入等各类机房230个;建成5G基站34950座,密集城区(主城区)每隔200米、一般城区(县城)每隔300米、乡镇每隔400米、农村每隔900米就会有一座5G基站,全南通市5G网络覆盖率不低于95%。

5.浙江省中医药大会在杭州召开

2020年12月31日上午,浙江省中医药大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系统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能级中医药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构筑中医药医学高峰,建设中医药强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希望浙江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争当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6.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召开

1月4日,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召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和苏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新年第一会”的昂扬姿态,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在苏州得到大发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出席大会并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方位服务对接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让数字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速;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000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以上,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7.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城市峰会落地苏州,加快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升级

1月8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城市峰会2021年首站落地苏州。峰会上,腾讯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打造四个数字经济中心,构建腾讯联合创新基地,打造长三角数字城市标杆。同时,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重大项目

1.华峰集团国际研发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闵行区举行

2020年12月28日,投资约30亿元的华峰集团国际研发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闵行区政府举行,项目占地约90亩,达产后将引入各类高端研发人才约4000-5000人,实现营业收入超200亿元,预计综合税收约5.5亿元。该项目将在“一体两翼、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攻克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卡脖子”研发项目,打造成为世界高分子新材料行业创新高地、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赋能示范高地、全球复合铝创新应用高地。

2.致景科技纺织工业互联网中心启用仪式在上海虹口区举行

2020年12月29日,致景科技纺织工业互联网中心启用仪式在上海虹口区北外滩举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强调,致景科技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企业,要打造示范平台,引领生态发展,带动一批纺织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或创新型企业成长;要发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行业数据积累优势,推动知识沉淀与算法创新,用科技的力量持续推动纺织产业的升级;要打造业务新范式,在纺织领域探索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贯通模式,打造“大纺织”体系,强化平台服务,实现行业全链赋能。

3.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开工

2020年12月31日,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云开工仪式举行。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讲话时指出,三澳核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浙江及长三角地区中长期电力供应保障,助力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省长郑栅洁指出,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开工,对优化能源结构,增强浙江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进能源减碳转型、探索率先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项目开工

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20亿元兴建的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项目于1月1日开工,打响了温州大抓实体经济、大抓重大项目的“十四五”开局首战。利用正威国际集团在金属新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中心将聚焦金属新材料产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致力打造新材料领域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高科技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占地2000亩,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亿元。

5.上海绿地市西科技园启动建设

1月4日,上海绿地市西科技园启动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00亿元,预计整体5年工期。华为、阿里云等一线科技领军企业与绿地集团签约入驻,共同打造智能化园区标杆。园内将布局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总部基地、产业转化中心、智慧综合配套区等产业板块,打造阿里云双创基地等,重点引进国内外科技类企业总部、独角兽企业、长三角区域科技上市公司总部及科创板中具有一定潜力、隐形冠军企业为主。

6.无锡太湖湾科创城正式启动建设

1月4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发布,宣告着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太湖湾科创城正式启动建设。同时发布的还有《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业载体升级工程、创新型企业集聚工程、前沿产业培育工程、创新要素集聚工程、城市生态营造工程。

7.2021年上海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1月4日,上海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重大产业和科创项目52个,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和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基础设施、租赁住房等重大项目12个,涉及杨高路改建工程、海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重要民生工程。为加快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此次揭牌的“张江在线”和“长阳秀带”两个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已分别落户一批领军企业。

8.徐连高铁开始运行试验

1月8日起,徐连(徐州—连云港)高铁开始全线运行试验,标志着该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这也是“十四五”长三角铁路建设迎来的首个重要节点。徐连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陆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徐州枢纽联通京沪高铁、郑徐高铁、徐盐高铁,在连云港地区联通青盐铁路和连镇高铁。徐连高铁建成通车后,陆桥通道从连云港至乌鲁木齐将全线贯通,实现连云港至徐州1小时,至南京、郑州和济南2小时“高铁交通圈”,结束沿线邳州、新沂、东海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快速铁路网布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推苏北鲁南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 江苏发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