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鹿城】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海斌:让生命科学“触手可及”
“生命科学不仅是科学家的专属领域,更应该走进大众的生活。”这是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高海斌一直秉持的理念。从医学硕士到科普达人,他用创新的“书—馆—网”立体化模式,开辟了“旅游+科普”新路径,让生命科学变得触手可及。
2007年,高海斌从大连医科大学读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后,毅然从医学领域转向生命科学领域,带领团队将原本只在医学院实验室里出现的标本,通过生物塑化技术推向大众,让大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了解生命科学。2019年,他参与编写的《生命奥秘丛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套丛书通过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科学讲解,将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和人体奥秘呈现给大众。“我们想通过这套丛书让大家知道,科普不应该只是枯燥的知识,而应该是有温度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高海斌说。
如果说出版丛书是高海斌普及生命科学的试金石,那么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就是他科普理念的实践地。走进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传统博物馆的“距离感”,大家可以零距离触摸展品,感受生命的温度,甚至可以亲手感受标本的质感。据介绍,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藏品共两千余件,是一个集真实海洋动物、陆地脊椎动物、人体塑化标本收藏、科研、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如果要问博物馆的明星展品有哪些?那两米高的棕熊标本当属其一。该标本的熊掌部位被完整展示,背后还保留着脂肪和毛皮组织。“这些标本通过生物塑化技术制作,不仅真实,还能触摸,非常适合科普教育。”对于每一件展品,高海斌都如数家珍。
高海斌的科普不限于一本书、一个博物馆或一场活动,他还构建了“书—馆—网”立体化模式,推动整个科普行业的变革。记者了解到,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自2013年开馆以来,在常态化开放场馆的基础上,还通过带着课程、教学标本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教学实践以及线上科普直播等,进一步丰富科普体验趣味性。仅2024年,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就开展科普活动300余场,接待线下入馆人数达20万人次,线上科普服务人群超500万人次。“科普不只是碎片化的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高海斌说,目前,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一模式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健康科普、科学传播和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科普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高海斌用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为生命科学科普开辟了一条新路。他本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江苏省科技传播专家、姑苏旅游青年拔尖人才等20多项荣誉,拥有10余项知识产权及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及专著10余篇。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丁 燕
图片来源 | 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622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