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昆山:换位跑一次,让“奔波”更有温度
新春伊始,昆山以一场覆盖全城的“换位跑一次”行动,掀起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工作作风的浪潮。连日来,从政务窗口到医院学校,从企业帮扶到就业指导,全市党员干部带头下沉一线,在现场看、跟踪问、具体办过程中,以“沉浸式”体验、“换位式”思考检视公共服务质效,推动问题闭环化解决。“换位跑一次”,看似简单的身份转换,实则背后到底跑出了什么?
一线实勘,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过去,许多公共服务问题依赖群众反映被动解决,而“换位跑一次”真正让城市管理者主动站到了问题的源头,是一场政府角色由“坐等诉求”向“主动解题”的实践转型。如市卫健委在下沉体验中发现部分群众对疫苗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不良反应存在担忧,便第一时间组织针对问题出招,要求相关单位全面开展疫苗接种科普宣传,确保适宜接种人群“应知尽知”。张浦镇在益海嘉里项目现场查看时,发现项目进度受影响,立即对接各有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整合相关事项“打包办”。通过这些“代入式”体验,党员干部直面群众办事的“第一现场”,强化“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实现从“救火式应对”到“防火式治理”的跨越。
流程再造,化“淤堵梗阻”为“活水通渠”。企业、群众在实际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等问题如同河道淤塞,唯有以系统性改革“破阻清淤”,方能激活政务服务活水,让办事过程如同“舟行顺流”。昆山开发区创新设立全市首个区镇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审批窗口,推动跨部门审批流程变“串联”为“并联”,让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前置申请在“一杯咖啡的时间”内完成,3到4个工作日通过终审。在教师招聘高校宣传活动的现场,市教育局推出“昆山教育招聘书签”,求职者扫码即可获取全部岗位详情,替代人工重复讲解。这些创新实践印证了,面对群众需求,得“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以“操作减法”做“效率加法”,重塑政务服务的“水利工程”。
机制破冰,转“单次突破”为“长效赋能”。“换位跑一次”,想要“换”出新气象、“跑”出新质效,就不能满足“一次”,而是要通过“身体力行”,让奔跑“永远在路上”。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外资企业登记“找不到”“看不懂”问题,制定外资企业网上登记流程指示图,细化每个操作步骤并形成标准化指引。高新区制定《昆山高新区“换位跑一次·玉见高兴办”企业增值化服务提升行动方案》,梳理汇总21项重点体验内容,探索建立“体验—反馈—优化—评价”的工作闭环机制。想要不断激活发展动能,就不能只满足于解决个案,更要完善系统的生态构建。当前,昆山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和数智赋能的创新智慧,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力培育现代化治理的“常青林”。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王一旭
图 | 张文婷
校对 | 朱盛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