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阿婆茶”,沏出千年水乡的温情密码

03月19日 13:40

想要感受水乡人的热情,一碗周庄“阿婆茶”足矣!

  

在周庄古镇的巷弄里,“阿婆茶”的字样随处可见。初来乍到的游客可能会以为这是一种特殊配方的茶,其实不然。


“‘阿婆茶’既不是连锁品牌,也不是秘制配方的茶,而是水乡人最常见、最喜欢喝茶方式的统称。”周庄镇贞丰里社区居民沈玲解释道。“很多人以为‘阿婆茶’是早茶,其实是下午茶。”她补充道,“无论是喜事还是烦心事,大家都会在喝茶时分享,气氛其乐融融。有时候,几杯热茶、一把瓜子就能聊上半天。”


周庄人爱喝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按照传统习俗,“阿婆茶”由邻居街坊轮流作东。定下日子后,东家会四处邀客,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备好茶点。到了约定时间,客人接踵而至,东家热情接待。在袅袅茶香中,人们拉着家常,做着手工。茶席结束后,大家拱手告别,随即约定下一次“阿婆茶”的地点。 


与别处不同,周庄人的“阿婆茶”称之为“吃”而不是“喝”,因为在品茶时必须佐以腌菜、酱瓜、兰花豆和糖果等茶点。在品茗的过程中,她们享受着精致的茶点,拉着家常,手中还忙活着针线活。由于参与者多为50岁以上的阿婆,因此得名“阿婆茶”。

  

“近年来,吃‘阿婆茶’的人已不限于中老年妇女,中老年男性和青年男女也加入其中,因此派生出吃喜茶、春茶、满月茶、‘吃讲茶’等形式。”周庄镇吃讲茶协会秘书长陆林根说,“常言道:‘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只有吃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一般客人吃“阿婆茶”至少要吃“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当然,大家也会轮流作东,以示亲密无间的姐妹情、街坊谊。这些年,随着周庄旅游业的兴盛,吃“阿婆茶”不仅是本地居民的习惯,更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成为周庄的一张文化名片。“阿婆茶习俗”还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如今,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留下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茶客源源不断。茶楼主人是一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此在三毛茶楼吃“阿婆茶”,更别有一番情趣。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融媒体摄影 | 季昊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