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观《北上》,读昆山
近日,改编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家徐则臣同名小说,由白鹿、欧豪等主演的电视剧《北上》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爱奇艺平台同步热播。该剧以京杭大运河浩荡水脉为叙事主线,用细腻绵长的笔触和立体饱满的人物群像勾勒出运河边六户人家三代人错位交织的命运长卷。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的含“昆”量极高,超过了九成,特别是剧中承载主人公成长记忆的“花街”实景正是昆山巴城老街。这条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石板街,以“一线天”的窄巷格局和粉墙黛瓦的江南风貌闻名。剧组在此取景,并在剧中巧妙融入了昆曲、评弹、竹雕、苏绣等非遗元素,完美复刻了运河市井的烟火气,让本是历史符号的运河文化具象为鲜活的民生场景。
千年运河奔涌不辍,精神传承生生不息。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在这部剧中,昆山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解码运河精神的活态范本。在过去,周庄、锦溪等古镇以“水陆并行”的格局展现运河时代的商贸智慧,亭林故里千灯则诉说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将运河精神升华为家国情怀。现如今,昆山凭借着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出7000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3000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更是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首位。正如剧中“花街邻里”的互助共生和三代人的代际传承,昆山正通过“城市温度”与“拼搏热度”的同频共振,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范式。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王一旭
图 | 范丹薇
校对 | 陆静芳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