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跑一次 | 两证“打包”审,实现“最优解”

03月11日 15:00

近日,昆山全市首个区镇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审批窗口在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投用。该窗口通过“线下+线上”联动模式,进一步优化相关审批流程,在加大对全区渣土运输和处置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审批“最优解”。

  

窗口设立后,苏州程谦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程谦金切身感受到了便利。前不久,他在窗口服务专员指导下,把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所需的手续一次性提交完毕。而放在窗口设立前,他需要“跑两趟”。

  

“过去,办施工许可证要先去行政审批局窗口,然后再去申请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许可。虽然也可以直接网上提交,但我们常年身处建筑工地,就怕填错了再退回而耽误工期。现在,两个证在政务大厅一个窗口就可以‘打包’一次性审核,并且还有服务专员指导填表,的确方便了很多。”程谦金说。

  


该窗口的设立源于昆山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董枫的一次“换位体验”。他在“换位跑一次”中了解到,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许可,是一件事的两个不同环节,由于需要跑两个窗口办理,给企业带来了不便。董枫立即联系了市渣土办、区行政审批局,提出设立一个窗口“打包”审核两证的建议,并加速推动窗口的设立。“以前,区内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相关问题咨询都设在我们局里,但我们和行政审批局又不在同一地点办公,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办理相关审批时要‘两头跑’。”董枫说。窗口设立后,整个申请流程变得更规范、更人性化、更贴近企业需求。企业负责人仅需带好基础材料,其他所需的申请表格,窗口都提供。

  

不仅如此,在该办事大厅,除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相关申报外,周边窗口还能提供占道开挖、绿化移植、竣工验收等建筑相关“一条龙”服务。重大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相关人员仅跑大厅一次就可实现所有相关的行政审批。

  

考虑到建筑行业负责人常年在工地奔波的实际情况,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明确窗口人员工作职责和服务标准的同时,还推出“帮办”服务,由窗口专员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反馈、内容辅助填写等服务。在材料全部准备齐备的前提下,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完成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的前置申请,3到4个工作日即可通过终审。

  

董枫向记者介绍,在全方位做好线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申请服务的同时,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积极对接市级主管部门,持续完善线上服务功能,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申请需求。“对于没有办法来线下办理申请的企业,我们还开通了网络答疑、电话咨询、审前辅导等线上服务,并通过流程再造,大幅压减办理时长,最终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董枫说,针对企业反馈提交材料多、填写内容杂等问题,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重点梳理需跨层级办理的高频服务事项,厘清串并联关系、重构办理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大幅压减企业办理时长和办事效率,从而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



记者手记

全市首个区镇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审批窗口的设立,不仅是一次开发区政务服务的创新,更是该区“换位跑一次”的生动实践。采访中,程谦金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以前申请建筑垃圾处置审批,线下需要‘两头跑’,线上申请又太‘繁琐’。现在有了这个窗口,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搞定。”这正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行政审批局通过“换位体验”找到的服务痛点。


近年来,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不断完善“拿地开工一站式”服务模式,全流程跟踪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实事工程,以实现“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为目标,推动跨部门审批流程变“串联”为“并联”,通过服务专班精准专业服务、部门高效联动办理,实现从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疑难点,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在很多服务优化的举措中,往往都体现着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的理念和实践。“换位跑一次”不仅是一次行动,更是为企业服务理念的升级。服“无”止境,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实践为“换位跑一次”提供了一个新的注解:只有真正站在企业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服务的“最优解”,才能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巫晓亮

融媒体摄影 | 翁心韵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