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鹿城】社区志愿者汤小英:一把剃头刀,温暖三十载

03月10日 15:28

在千灯镇炎武社区,汤小英和她手中的那把理发刀,宛如一段温暖的传奇,深深刻在居民们的心中。61岁的汤小英,投身志愿服务长达30年,经她义务理发的人次超千,整整用坏了9把剃刀。对于社区里的高龄老人和卧床病人,她总是主动登门,用精湛手艺和满满爱心,为他们带去清爽与慰藉。

  

“二月二,龙抬头”,初春的清晨,千灯镇被蒙蒙烟雨笼罩。天刚亮,汤小英就开始整理理发工具,剪刀、梳子、围兜、毛巾、电动理发刀一一仔细放进收纳盒,随后冒雨前往锦景园32栋陶志华老人的家。一进门,汤小英就笑着打招呼:“爷叔,头发又长啦?”得到答复后,她动作娴熟地给老人围好围兜,利落地开始理发。剪刀轻快开合,细碎的发丝簌簌飘落。理发时,汤小英还不忘和陶志华唠家常,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不时绽放出舒心笑容。陶志华的老伴称赞道:“小英心肠热,手艺也好,每次喊她来剪头发,从不推脱。我们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她每隔一两个月就上门,还帮忙打扫卫生、叠被子,太贴心了!”


“每次给老人们理发,都会想起父亲。”汤小英回忆,父亲从小教导她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三十年前,在千灯镇西横村经营小理发店时,她就萌生了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的念头。这一念,便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汤小英,她成了千灯镇家喻户晓的热心人。不少家庭还特意请她为刚出生的婴儿剪“胎毛”,而她每次都婉拒报酬。

  

退休后的汤小英,服务邻里的热情愈发高涨,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75岁、腿有残疾的张国荣逢人便夸:“小英不光理发技术好,我的脚趾甲一直都是她帮忙剪的。”汤小英总是笑着说:“我手脚麻利,一个小时能给五六个人理发,剩下时间多做点好事,帮到别人我自己也开心。”

  

在社区推动和汤小英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有擅长针灸理疗、手工制作的,有精通衣物缝补、磨刀等手艺的,更多的是心怀热忱的普通居民。2024年,以汤小英为首的民星工作室在社区成立,汇聚了40余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她们发挥各自所长,全年提供磨刀、缝纫、义诊等便民服务20余场活动,社区里互帮互助的氛围日益浓厚。千灯镇炎武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徐洁介绍:“社区为所有志愿者购买志愿服务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社区积分银行,志愿者可以兑换日用品和服务作为奖励。”此外,社区还为志愿者提供技能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增进彼此交流,让志愿者们在感受关爱的同时,更坚定持续服务社区的决心。


三十载春秋流转,汤小英从青春正好到华发渐生,手中的剃刀始终未停。雷锋精神在她风雨无阻的上门服务里,在九把旧剃刀的斑驳划痕中,在社区居民每声“汤阿姨”的亲切呼唤间。当问及会坚持到何时,汤小英笑道:“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必当尽力而为。”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吴磊

供图 | 吴磊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