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民营企业破浪前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连日来,中央和省里先后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座谈会增强了我们在国际上争取固态电池领域领先地位的信心。”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7家发言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唯二受邀的发言企业,董事长冯玉川感受到了莫大信心。
民营企业与“民”相关,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昆山民营经济何以可为?何以有为?除了清陶能源,众多密切关注会议的昆山民营企业家一致表示,将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智改数转
打造新增长点
机械手臂翻转挥舞,AGV运输车来回穿梭,来料自动搬运上台、调取配方、起始作业……在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过去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目前仅需几个人员“照看”,生产效率却比过去提高数倍。
得益于公司智能设施设备的投用,华天科技成为了全国WLCSP封装产品出货量最大的工厂。“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封装深度融合,提高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水平。
乘“云”而上,智能制造正成为昆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昆山实施了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广大企业加快智能装备应用,打造更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目前,全市民营企业累计培育苏州市级智能制造车间41家,3家民营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
筑峰强链
向“智”造再迈进
尽管昆山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但在创新和政策加持下,昆山民营经济展现出强劲的活力与韧性。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超过1700家,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突破六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前不久,昆山沪光总部研发大楼开工,同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投产,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汽车线束产业链上的“链主”地位。
作为昆山本土优秀民营企业的代表,多年来,沪光持续加大技术、装备、人才投入,积极开展数字化改造,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专业汽车线束生产民营企业之一,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确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昆山,有50多家上游企业成为沪光的供应商。“沪光将积极拓展新兴产业领域,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和智慧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沪光股份党委书记、总裁金成成表示,在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昆山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做大做强、做新做精。
民营企业作为发展的生力军,已成为昆山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了解,去年,昆山共涌现了91家“筑峰强链”民营企业,占全部“筑峰强链”企业总数的57.2%,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
多元布局
构筑竞争新优势
近期,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点推进“年产5000吨LCD显示光刻胶专用纳米颜料分散液项目”。该产品是显示面板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极高的关键材料,国产化水平较低。“该项目的实施是基于现有技术积累和市场前景进行的产业化战略布局,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规模化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在高附加值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力。”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勇表示。
多年来,世名科技一直保持高研发投入,拥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纺织行业功能纳米颜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参与起草和修订国标、行标50余项。“继续深耕现有业务板块,拓展新兴业务领域,聚焦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等电子化学品以及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前沿技术,投入更多资源开展新技术研究,提升公司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从传统精细化工企业向高科技新材料集团的跨越。”陆勇表示。
一边是攻关新产品,一边是拓展新领域。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精密金属制造与服务的高科技制造民营企业。自2003年创立至今,企业持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除了深耕传统的3C消费电子领域,还向医疗、汽车等多行业领域拓展。“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继续专注主业,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多元化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科森科技董事长徐金根表示。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王 超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429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