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下昆山开放发展向高而攀

03月01日 15:55

不种咖啡豆的昆山,生豆进口、烘焙却分别占全国份额60%,从无到有建造了一条咖啡产业链条;大力开展境外招商“百团大战”,优化完善利润再投资等支持政策,三年来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50亿美元;集聚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超1万个外资项目,外贸进出口在全省占比提升至1/7;10万台胞在此安居乐业,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6000个……开放型经济是昆山立足之本,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昆山,早在40年前从自费创办开发区起,就闯出了一条全国闻名的“昆山之路”。如今,昆山持续彰显开放包容的胸襟,深层次集成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互促并进,在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中成就更多全新增量。


区域协作聚动能

要素融通扩纵深


位于昆山旅游度假区的研祥淀山湖产业基地高端酒店项目,包含五星级喜来登与四星级雅乐轩两家酒店,总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共有客房400间。身处喜来登酒店客房,可放眼俯瞰广阔的湖面景观,青浦彩虹桥、梦莱茵游艇俱乐部、沿湖大道等地标都可尽收眼底。

  

“喜来登酒店里共有211间客房,全部都是这样的湖景房。我们倾力打造高端酒店集群,依托淀山湖乃至整个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面向长三角地区庞大的旅游市场接待知识分子、青年人才等高质量客群,进一步提升昆山旅游度假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服务功能。”站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昆山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柯信心满满地表示。


去年7月,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正式落成运营,作为华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研发基地,吸纳近4万名华为研发人才和上千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入驻。作为直接临沪面对练秋湖的淀山湖北岸地区,昆山旅游度假区具备最临近的地缘优势、最亲缘的产业基底、最美丽的湖区岸线,具有首位承接华为生态伙伴企业集聚落地的先天优势,可成为其上下游供应商基地、科研人群文旅休闲基地、创新创业加速基地,可将昆山旅游度假区生态绿色基底、江南文化基因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吸引长三角和大上海的都市高知分子、青年人才、科创机构、总部平台到旅游度假区落地,形成环淀山湖南北呼应、联动发展的世界级科创湖区格局。

  

抢抓一体化同城化新机遇,全面对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除积极承接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溢出效应外,昆山正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上海大都市圈,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建设,加快畅通与上海“一高三快”等联系通道,建设顺丰长三角物流中心项目,更宽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做强昆山全球功能性节点城市定位。


数字台币通两岸

制度探路启新篇


数字货币桥是基于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一种创新尝试,可在各国央行和商业参与者之间直接建立起高效、低成本、实时和可扩展的多边数字货币连接网络。去年5月,中国银行昆山分行联动中银香港,成功以数字人民币形式为国内某知名液晶显示面板制造企业的境外子公司完成了一笔价值3553.05元的税款缴纳业务,成为全国落地的首笔数字货币桥跨境缴税业务。

  

“通过数字货币桥办理业务,不仅有效保障跨境支付的资金安全,还实现了跨境支付当天结汇、当天结算、当天申报、当天缴税、当天入库。”中国银行昆山分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晓说,“全国首笔数字货币桥跨境缴税业务在昆山金改区成功落地,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缴税方式,也为昆山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两岸合资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三年间连续增资至42亿元,目前贷款余额超500亿元;台胞移动支付便利化服务点累计服务台胞600户,为台胞在大陆各类消费场景中提供了便捷方案;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的成功开立,为江苏省自贸片区以外首次复制推广,截至2024年12月末,已成功开立本外币合一结算账户65户;针对在昆中小微台企、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的“昆台融”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为300余家台企台胞解决融资43亿元……


在清单化、制度化落实历次部省际联席会议成果的基础上,昆山金改区充分发挥“产金结合”政策集成优势,研发争取更多先行先试举措,两岸特色更加鲜明,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支持实体更加有力。

  

今年,昆山金改区将充分发挥金改平台优势,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各项试点政策增量扩面,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抓手,加大创新政策研发争取,探索推进政策落地见效。


外资高地强磁场

联动全球胜未来


总部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开放发展水平的重要象征。今年1月初,省商务厅公布了全省第十五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名单,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卓越(苏州)投资有限公司、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在昆山,通过产业链延伸使企业与区域各类优势资源得到最优空间耦合,总部经济的成效早已显现。在早前省商务厅公布的《关于认定2024年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的通知》中,昆山开发区被认定为第二批“江苏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作为全省开放型经济高地,目前,昆山正建立健全“省级—苏州—昆山”三级外资总部培育库,集聚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120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5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300亿美元,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投资设立项目108个。本次认定后,全市省级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数量达到68家次,占苏州30%、全省16.1%,位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

  

近年来,昆山在引导更多外资加码昆山、深耕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作用,放大综保区“保税+”复合功能。春节前夕,在昆山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内,苏州名豆坊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清点当天入库的一批咖啡生豆,共计192吨。苏州名豆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琴告诉记者,如今仓库内存储了大量来自巴西、埃塞俄比亚的高品质咖啡生豆,这些生豆将在开春后陆续售往国内各大咖啡企业以及门店。


昆山海关的进口咖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让90%的进口咖啡生豆实现“随报随检”,并通过“整报分送”为企业有效节省物流成本及申报时间。2024年,我市进口咖啡生豆16.3亿元,同期增长46%,占昆山农产品进口的53.8%。从不产咖啡豆到成为“国际咖啡产业之都”,昆山咖啡产业链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背后,是昆山持续聚焦推进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底气。昆山通过优化通关流程、推动贸易便利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全环节、全链条助力外贸企业提质增效,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4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147亿元,首次迈上8000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长7%,增速较全国高2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4.5%。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去年,我市在全力稳住外贸份额、扩大进口规模、调优贸易结构,形成更多开放型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加快实施“智关强国”行动,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发力,推动昆山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肖旻泰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