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春耕”播下致富苗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水上春耕”序曲开始奏响。2月24日上午,养殖户们早早赶到位于淀山湖镇的昆山市秋上品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塘口,等待蟹虾种起水打包。基地工作人员也是手脚麻利、抓紧干活,检验品质、打包、称重……将一袋袋苗种顺利交接到养殖户手中。我市各水产养殖基地迎来一年一度的春季放养“农忙”时节。
为确保全年水产养殖业生产“开门红”,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扎实抓好春季水产养殖放苗服务工作,预计今年全市8万余亩养殖面积共将投放蟹苗、虾苗、鱼苗等各类苗种600万斤。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是水产养殖生产的“黄金”时期。趁着春日好时光,广大养殖户抢抓春放春养的大好时机,采购蟹种、虾种和鱼苗,加快投放。“今年的扣蟹、青虾苗种品质都非常好,规格整齐、体格健壮、活动有力,来拿苗的养殖户看了都很满意,很快这些苗种就能去全市各个塘口‘安家落户’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潘云生介绍。
水产养殖一直是我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共有8个涉渔区镇,共计池塘养殖面积6万亩、湖泊养殖面积2万余亩。池塘养殖品种以河蟹、青虾为主,以常规鱼、南美白对虾和观赏鱼等品种为辅。优质的苗种是养殖增收的先决条件,为了培育水产养殖“好苗子”,同时也让养殖户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苗”,我市农业部门围绕渔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苗种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有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市秋上品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苏州年年有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6个苗种场,每年可生产四大家鱼、观赏鱼等淡水鱼苗2亿尾。通过多年来的培训指导,我市不少养殖户也掌握了自繁自育的技术,目前,全市共有扣蟹培育塘2500余亩,每年可生产扣蟹75万斤,有效保障了我市大闸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截至目前,全市约有2万亩塘口完成蟹种和虾种放养,累计放养扣蟹50万斤、青虾种40万斤,0.4万亩的塘口完成常规鱼放养,累计放养鱼种280万斤;2万余亩湖泊完成鱼种放养,累计放养140万斤;预计主要品种放养将于3月底前结束。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融媒体摄影 | 季昊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373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