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打造“天枢一号”智慧能碳平台,413家企业接入以实现能碳在线监测
今年初,昆山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实施“天枢赋能昆山绿色制造”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以节能绿色应用为导向的低碳化再改造,积极构建“4+1”新能源产业体系,健全ESG发展生态圈。
在低碳发展成为主流的大背景下,能源消费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石。昆山通过建设“天枢一号”智慧能碳平台,打造全市能碳数据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汇聚枢纽,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管理工具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13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能碳在线监测。
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结构件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近年来,企业投入超500万元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对用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企业用能效率,接入后企业单位能耗相比接入前降低了2.5%。“一直在布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线,尝试了很多,包括自建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光伏发电工程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公司现状进行的尝试,局限性不可避免。”企业副总经理黄骁表示,相较于公司自有能源管理平台,“天枢一号”统计的数据更加直观、功能更加强大、应用更加广阔,有很多功能是需要却没有做到的。目前,陆新新材料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一个全新的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在设计阶段将“天枢一号”导入,在实现多种能源优化设计、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微网调度等方面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细化能源管理、降低用能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据了解,“天枢一号”昆山智慧能碳平台有效整合全市煤、电、油、气、热等能源消费和碳数据源,实现从“城市”到“企业”不同层级能碳数据的分析和全景展示。平台还集成了“天枢一号”能碳监视、预测、调控、分析以及节能减碳等功能,接入平台的企业可有效开展能源管理、碳盘查、碳足迹核算、碳资产管理等工作,提升企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能力;集成了“碳能E链”能碳综合服务系统,涵盖绿电绿证采购、合同能源管理、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综合能碳业务,已上架电力交易、智能微网、碳交易等10个服务品类,与超过50家供应商开展合作。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冯涛
融媒体记者 | 王超
图片来源 | 周市发布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353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