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动成为校园最美风景

03月06日 16:40

春季学期伊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师生家长惊喜发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变多了,课间休息时间变长了。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足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时长延至15分钟,保证每天2次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



上午10:20分,第二节课结束,清脆的课间铃声响起。与以往不同的是,玉峰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更多期待——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多时间走出教室,放松身心。


课间铃响后,孩子们迅速收拾好课桌,成群结队地奔向户外空地和走廊。空地上,一群孩子围成一个圈,正在玩丢手绢游戏,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走廊里,一些学生在玩飞行棋、跳格子、萝卜蹲等地面趣味游戏,还有的在一旁安静地下棋、看书。正在玩趣味飞行棋的一年级学生李偲睿说:“现在课间时间更长了,我有更多时间跟朋友们一起玩,感觉特别开心!”



为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本学期起,玉峰实验学校全面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课程内容在原先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田径、快乐体操、跑酷、花样跳绳等特色体育项目,并针对非体育专业教师开展体育综合活动课岗前培训。同时,推进朋辈共创课程,让高年级的小讲师在体育综合活动课期间,进入低年级课堂,与非体育专业教师一起,以师生共创的方式,带领弟弟、妹妹们不断在“学”中获得新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在“教”中开发潜力,在保障体综课活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间活动,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也成为玉峰实验学校的一大亮点。在这里,大课间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被精心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方案。以上午的大课间为例,一、二年级是跑操和跳绳跑接力,三至六年级则跳长绳为主;下午大课间,不同年级学生可开展羊角跳、换物赛跑、篮球、足球、两人三足等趣味游戏项目,同时结合学校创新推出的朋辈共创课程,推动新教育实验走深走实。



“在丰富15分钟课间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精心遴选了田径、体操、球类等20多项游戏项目,让孩子们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真正实现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美好愿景。”玉峰实验学校副校长杨薇薇说,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体育人、全员育人、全员一起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本学期结合“2·15专项行动”,学校还鼓励全体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动起来,从管理者变身参与者,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招一式,一拳一脚,看到的是飒爽英姿,听见的是欢声笑语。本学期开始,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第一节课时间不变、课时数不变、课程设置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每节课授课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综合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活动时间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为保障课间活动与体育锻炼的安全性,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启动新一轮学生特殊体质排查,提醒学生家长在体育活动量增加的情况下,关注学生身体不适或特殊体质,避免运动伤害。同时,进一步健全学生课间多层级巡视管理制度,确保教师下课不拖堂、学生活动不限制、伤害处置不延误。


从“静悄悄”到“热腾腾”,全市各校正以实践证明,专项行动不只是简单将体育活动时间“还”给学生,更要“动”出健康、“活”出精彩。下一步,我市教育部门将继续以“2·15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五育并举”,真正让学生们在更加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享受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为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通讯员 | 孙超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