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改造升级!“老菜场”成“新网红”
日前,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集贸市场在历经数月的改造施工后焕新开业,不少居民迫不及待前来体验、购物,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改造后,这个菜场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分区清清楚楚,我们来买菜觉得更舒心了。”市民张女士高兴地称赞道,她之前就是“老菜场”的忠实顾客,前几日看到新菜场开业的告示,一大早就满怀期待来探个究竟。市民陈先生在逛了一圈后,采购了满满的物品,准备回家做饭,他说:“期待开业好久了,今天来看了,觉得很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买东西更放心了。”
▲改造前的花桥集贸市场
▲改造后的花桥集贸市场
花桥集贸市场内,五颜六色的新鲜蔬果、活蹦乱跳的鲜虾活鱼、一排排色泽诱人的香肠,顾客挑选食材、商户打包商品,整个市场热闹非凡,烟火气和年味相互交融。“我们这个草猪肉好吃,来买的都是老顾客,认准了我们的品质。”刘成东是花桥集贸市场肉类区的一名摊主,他在这个菜场已经经营10多年了,是一名真正的“菜场老人”。临近春节,摊位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不管多忙,他都能认真满足顾客提出的“私人定制”需求。“这两天五花肉卖得非常好,老百姓过年都会做东坡肉和走油肉。销量大,品质有保障,大家吃得放心。”刘成东说。
花桥集贸市场位于光明路1359号,建设于2005年4月,占地面积约4571平方米,市场内外各类商户350多家。因为集贸市场在花桥居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亲切地称为“老菜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内部的基础设施逐渐老化。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和购物体验,去年4月,花桥集贸市场以“智慧化、整洁化、便民化”为宗旨,全方位提升软硬件设施。“此次改造,我们不仅优化了环境卫生,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智能识别秤和公示大屏,并为商户配备了商户屏。这些设备互联互通,可实现对经营主体、商品价格、食品检测等信息的一站式公示。同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对入场商品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并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花桥分局副局长周思远介绍。
■ 记者手记:百姓“菜篮子”越拎越舒心
毫无疑问,菜市场是城市烟火气最浓厚的民生场所之一。但菜市场的“出圈”,和其本身的转变是分不开的。这几年,随着城市治理和更新,昆山许多老旧的菜市场迎来提质改造,买菜环境“脱胎换骨”“拍照出片”等成为吸引客流的关键词。
春节将至,市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去市场为年夜饭做准备。花桥依托4家集贸市场,保证市民餐桌上的每一样食材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也让花桥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
责任编审 | 李传玉 陆乐
融媒体记者 | 顾叶 翟涵平
融媒体摄影 | 朱高洪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40689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