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旅游度假区:持续扩大长三角一体化“朋友圈”

01月14日 14:5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承担着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2023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协调区。

  


如何牢牢把握“家门口”的国家战略机遇?昆山旅游度假区以生态优势厚植、东方美湖塑造、产业科创培育、服务功能提质、乡村振兴提速“五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做好“南协”大文章,全面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全力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区域联动,缩短与吴江的距离



  

在人潮簇拥的周庄古镇景区西侧,有一座秀美的小木桥,一头连接着吴江汾湖,多年以来始终维持着“人过车不行”的状态。

  

2020年,周庄镇南湖村邀请周庄旅游公司和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三好村一起协商,如何以一座“小木桥”实现区域交通互联。通过建设,周庄连接吴江新桥顺利(限载)通车。此举不仅大大缩短了吴江与周庄之间的通行时间,还获得“昆山对接融入上海优秀实践创新案例”。

  

“小木桥”连接周庄与吴江


随着车流量不断增加,停车位、交通秩序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提升游客体验,维护古镇形象,三方再次开展协调。在商议中,三好村拿出满满诚意,不仅同意将周芦线延伸段附近的闲置空地改建为停车场,租给周庄旅游公司,还在节假日抽调村干部,协助配合周庄旅游公司维持周边秩序。如此不仅大大缓解周边泊车难压力,确保旅游秩序平安稳定,还为三好村增加了村级收入。

  

小桥更畅通,大路更宽广。昆山旅游度假区实体化运作以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不断强化与上海、苏州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锦溪大道、炎武大道对接曙光路(一期)、224省道改扩建等道路交通建设,着力做好崧泽高架西延、龙兴路南延连接苏州南站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区域联动进一步加强。

  

“虹桥品汇”昆山分中心


道路通,产业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昆山旅游度假区积极接受上海虹桥辐射,2021年11月,“虹桥品汇”昆山分中心落地昆山旅游度假区。2023年,昆山旅游度假区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建立并正式启用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城市会客厅,还推动了一批如非凡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等成果落地,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友好合作关系,这是昆山旅游度假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征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昆山旅游度假区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非凡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中心

  



河湖共治,多地“跨界”协作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周荡村和淀山湖镇永新村紧依淀山湖,两地在基层治理、生态涵养、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多年的合作与探索。

  

“以前,两村交界处的河道因责任归属不清,常常疏于管理。”永新村党总支书记蔡顺华说,近年来,周荡村、永新村成立了村级党建联盟,通过抽调骨干人员,成立河道巡查行动支部,每月在交界处河道开展巡查治理专项行动。

  

在一次联合巡查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发现周荡村西围河有村民筑坝拦河,私占河道种植莲藕,进行养殖活动,导致河道淤积,破坏了跨界水域的生态健康。周荡村立即向上反映,由水事中心淀山湖管理站牵头,联动上海市青浦区河长办、朱家角镇水务所、河长办、平安办、周荡村和昆山市河长办、水政执法大队、淀山湖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个单位,对西围河私自侵占的坝基进行拆除,重还河道清水长流。通过跨界河湖治理,保护淀山湖及周边水域的生态健康,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

  

头顶同一片蓝天,共饮同一湖碧水,全流域共下“一盘棋”。2021年底,青浦、吴江、昆山、嘉善四地河湖长齐聚淀山湖镇泖泾港站闸,共同举行青昆吴嘉交界水域蓝藻联防联控演练,沿淀山湖周边城市的河湖长“跨界”协作,打造了“一体化”守护碧水清流的全新格局。

  

联合治水


年来,昆山旅游度假区围绕“生态优势厚植工程”,锚固“六水一心万亩湖”水系格局,积极探索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快实施澄湖地区保护利用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扎实做好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四篇文章,打造更多水清、岸绿、景美、文兴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文旅空间。

  



人缘相亲,不断扩大“朋友圈”



  

在2023年10月中旬昆山旅游度假区举办的一场书记“面对面”活动上,上海市青浦区淀西村和锦溪镇马援庄村的两位党总支书记分享了跨省两地间从大集体时代就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位于昆山市最南端的锦溪镇马援庄村得益于与上海一河之隔的先天条件,从淀西村接入电线,成为当时锦溪镇上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庄,从那以后,马援庄村的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村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类似经历在两村间时有发生,因历史原因,马援庄村辖区有约60亩土地属于淀西村所有,为了更好地开展两村农业生产工作,两地一致决定实行“飞地”政策,突破地理规划限制,进行跨区域土地置换或租赁。马援庄村向淀西村长期租下了60亩土地,并整合当地土地资源进行发包租赁,实现了两村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模式。

  

“淀西村与马援庄村仅相隔一条朱砂江,早就建立了‘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深厚情谊。”马援庄村党总支书记陶明强说,两村历来互通姻亲,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等友好人文历史一脉相承。

  

2024年下半年,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昆山旅游度假区积极抢抓这一“家门口”的重大机遇,率先联合交通部门,于10月31日开通淀山湖直达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省际毗邻公交C12线,不仅满足华为员工通勤出行,也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出行便利,“上班练秋湖,住在淀山湖”成为“华为人”的新选择。

  

省际毗邻公交C12线


人与人的交融不仅体现在看得见的交流活动中,更渗入到在这一方水土上生活的每一个人。近年来,昆山旅游度假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持续推动环淀山湖三地六镇党建联建,联合青浦区朱家角镇、金泽镇和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开展“淀山湖畔党旗红·美美乡村共筑梦”环淀山湖美美乡村党建联建。推出示范红党建带、活力橙产业带、健康绿生态带“红橙绿”学习线路,串联点位18个,促进三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党建带群建,联合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党课展演、第三届长三角钓鱼联盟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定向赛、长三角“五村九联”龙舟友谊赛等一系列覆盖多领域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一体化红色“朋友圈”。


长三角“五村九联”龙舟友谊赛


责任编审 | 孙亚美 姚荔青

融媒体记者 | 杨琼 管胡雯

融媒体摄影 | 冯千里

融媒体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