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积极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两业融合”高地

01月09日 14:09

■主持人:

记者 段晓芳 阮欣悦

  

■嘉 宾:

市人大代表 何泓材 尚恺喆

市政协委员 林伟东 陶 沙

市发改委副主任 奚震威

  

2025年,昆山将积极培育新动能,在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贡献份额。结合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聚焦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计量标准、知识产权、金融法律、商务会展、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着力引育关键生态位企业、总部平台型企业,全力打造“两业融合”高地。用好上级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优化本级政策措施,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平稳增长。围绕此话题,昆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邀请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展开讨论。


加速转型升级

激发制造业生机活力


主持人:制造业是昆山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昆山抓经济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积极培育新动能?

  

何泓材:工业是昆山最亮的名片,也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最强支撑。昆山启动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动态全覆盖。作为在昆山培育成长起来的企业,清陶能源坚持扎根昆山,融入产业体系,拓宽发展领域,积极为昆山产业转型贡献企业力量。清陶能源将持续深耕新能源行业,以固态电池产业化为方向,围绕固态锂电池关键工艺及其关键材料大力投入研发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与产品开发,推动固态锂电池产品与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新型储能电池,领跑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助力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等相关产业安全发展,依靠昆山优秀的营商环境和产业体系快速发展壮大,为昆山培育新动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新的贡献。

  

林伟东: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正发生了深刻变化,昆山不仅要从稳住龙头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进一步夯实制造业的优势地位,还要不断寻求增长新空间、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昆山咖啡产业为例,要寻求在新赛道上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实现咖啡豆贸易的便捷化高效化强链补链延链。再比如,昆山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更多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关键企业,加强招引培育,助力构建企业间更广阔的“朋友圈”。

  

坚持融合并进

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


主持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黏合剂和推动力。如何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地提高服务业贡献份额?

  

尚恺喆:要在优化服务业企业发展空间、发展模式上下功夫,聚焦产业园区运营场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和低效工业用地;聚焦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不断做强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做精产城融合。

  

陶沙:昆山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雄厚的产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条、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引进培育关键生态位企业、总部平台型企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生态位企业和总部平台型企业,强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奚震威:去年,昆山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大幅增长。我们还要聚力“四个坚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做大份额、提升贡献。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新兴动能加速涌现,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坚持资源整合,提升现有载体对产业发展的集聚支撑能力,释放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动能潜力;坚持引育双强,构建领军企业矩阵,建立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坚持供需对接,支持服务业企业聚焦制造领域短板弱项,进行“共性问题挖掘”“潜在效率提升”创新探索,不断畅通产业供需对接渠道,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强化双向赋能

打造“两业融合”新高地


主持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昆山如何全力打造“两业融合”高地?

  

尚恺喆:产业园区是深化“两业融合”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培育基于园区发展定位的专业运营团队,创新从园区建设到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要围绕创新资源找到商业化路径,推动研发机构与企业加强对接合作,鼓励“第三方”以市场化服务提供运营维护、物业服务、科技服务等。要为政府招商找准实体化的载体,鼓励建立产业联盟,行业龙头企业担任产业链链长,以产业园为载体推动相关产业导入。要为园区运营找到智慧化的方案,推进智慧运营,融合园区物业服务+科技服务场景,有序推进楼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完善软硬件水平和载体功能。

  

林伟东:产业转型,质的提升是关键。为将庞大的工业总量转化为优质的经济增量,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企业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凝心聚力向“新”而行。还要重视贸易带动。昆山拥有大量优质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仓储物流效率高,配套能力强,要更多关注物流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打通供应链环节,让更多的企业转型更顺畅,运行更高效。

  

陶沙: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是一座城市、一家科技企业面向未来的永恒主题。要在产学研合作上积极探索,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共同体,共同攻克技术难题。要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此外,还要在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上创新有为,比如审批流程要再简化,行政效率要再提升,市场环境要更公平。当然,也要着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点,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品质。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