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昆山两会】市人大深化“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机制——民意声声入耳,服务事事暖心

01月04日 15:43

2024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要求,深化“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人大工作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2024年3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首次“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在昆山高新区举行。围绕社区养老话题,有群众代表反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不应满足于15分钟走到养老设施门口,而是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就着群众的呼声,市人大代表黄亚强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年人自己在家烧饭,肯定得动火动电,安全是个问题。我建议加大社区食堂建设力度,用优质的菜品和服务提升吸引力,让老人有意愿在这里用餐。”

  

2024年初,黄亚强将一份《关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助餐服务的建议》带到了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希望政府能加快老年食堂、助餐点的建设,提升居家养老幸福指数。这份建议与全体代表票决产生的“悦龄食堂”民生实事项目一起,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经过半年努力,昆山高新区依托共享食堂和送餐点,为全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集中提供制餐和配餐服务,千余名老人以分餐、堂食和送餐入户的形式获得“一餐热饭”。“饭菜口味蛮好,一大荤一小荤,一菜一汤,中午有水果,晚上有酸奶,搭配营养。”广志社区居民李培坤说。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139场,参与代表2500余人次,联系群众80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800余件,推动保民生和促发展良性互动。

  

2024年2月,昆山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这是打通昆山人大履职“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昆山开发区人大联络处将区内的市人大代表分为4个专题小组,把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同党工委的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助力高端食品产业发展、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促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等方面自发组织、深入调研、形成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立昆山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次重要实践,为广大代表搭建了规范有效的履职平台,是深化‘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机制的具体表现。”市人大代表、昆山开发区人大工作联络处负责人刘青松表示。

  

此外,昆山高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示范基地揭牌,新增更新代表家、站、点15个,创新建设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和社会发展观察点……一系列平台的打造,拉近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探索形成了联系群众的多种工作形式,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政策与人才目前仍旧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在2024年度首次主任接待日活动上,一名来自制造业企业的市人大代表直言。经人大交办,市科技局现场拿出一份政策清单,内容涵盖聚人才、强攻关、链资源各个方面,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各类服务,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以主任接待日为契机,一大批涉及产业用地更新、农村集体资产盘活的代表建议与群众诉求被第一时间交办。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对“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等36个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全方位监督,将现场督办与联系群众结合起来,组织代表集体赴项目现场开展调研40余批次,在提升就业质量、改善生活品质、护航青少年成长等方面,推动一大批代表建议、群众诉求转化为可知可感、近在身边的实事工程。同时,高质量开展人大代表“护安全促发展”专项行动、“我为项目建设作贡献”等活动,高标准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如今,“社情民意联系日”已经成为昆山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式、新平台,昆山人大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自觉、更宽战略视野、更好精神状态,投入“社情民意联系日”各项工作,推动昆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记者 | 吴磊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