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昆山两会】昆山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走深走实:让“民意”决定“民生”
项目启动以来,新增车位55271个,包括公共停车位4798个,推动8家市级机关单位的267个停车位实现共享……近年来,“停车难、停车不便捷”成为城市发展之“成长的烦恼”,为此,市人大代表蔡丽娟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慧停车”系统推广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夯实停车智管“基本功”,提高“牡丹停”智慧停车系统知晓度,从而统筹盘活停车资源使用效能,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停车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昆山高度重视停车难题,将代表建议办理与推进“温暖+1℃”民生实事项目相结合,实施“牡丹停”泊车提升计划,聚焦商业区和居住区等矛盾突出区域,新增车位不少于30000个,其中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400个;新增停车位全部接入“牡丹停”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停车位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实施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共享方案,“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得到市民的一致称赞。
“牡丹停”泊车提升计划不仅是人大代表推动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也是通过人大代表投票决定的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据悉,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政府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以投票表决方式差额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通过社会征集、部门会商、条线梳理,形成了2024年“温暖+1℃”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共43项,经昆山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投票表决,确定了十大类36项2024年昆山市民生实事项目。
围绕百姓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市人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新一年度的“温暖+1℃”项目实施各环节。市人大认真做好民生实事项目遴选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结合普惠性、公益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对储备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的原则,筛选出群众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项目。
为让一项项民生项目办到群众心坎上,市人大各工委室积极开展项目全过程监督,运用好“年初问安排、年中督进度、年底查实效”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落实,真正让老百姓见成效、享成果、得实惠。
政府要办哪些民生实事,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民生”二字成色更足。随着奥体全民活动中心、鹿萌儿童康复中心、青少年健康关爱润心工程、“悦龄食堂”助餐工程等“温暖+1℃”项目的深入推进,市民文化体育生活不断丰富,便民服务举措持续优化,特殊群体幸福感不断增强。
“我们手里的这张票,一头连着百姓的期盼,一头连着政府的工作,分量很重,我们要投在老百姓想要我们投的地方。”市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将认真尽职履责,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及时掌握群众所虑所盼,架好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以过硬的履职成效传递心声、回应民声、赢得掌声。全市人大系统也将继续聚焦“民之关切”,推动更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项目的选定和实施监督,筛选出群众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项目,切实为幸福加码、为民生加温。
融媒体记者 | 张田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856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