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聚”合力,幸福“邻”距离!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走出集宿区管理运作新模式

12月23日 15:57

“自从有了党群服务阵地,我们的电动车可以随时充电,下班后可以健身、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晚上还能参加技能培训课堂,生活、工作都很惬意。”丘钛微电子员工王先生笑着说。


近年来,昆山高新区将党建引领贯穿集宿区治理全过程,通过打造“‘新’连心 邻聚里”党建服务品牌,进一步为企业职工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有效提升基层治理“邻”聚力。





深化党建引领机制

探索集宿区治理新路径




记者来到姜巷路和锦淞路交界处,映入眼帘的是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的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昆高新集团党委副书记邵莹珠介绍,该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拥有楼栋房间1280余套。丘钛微电子、泽璟生物、能讯半导体、柏特电子等44家企业的职工已经入住,共计1478人,覆盖建支企业党组织12家,党员60余人



集宿区人员较多、结构复杂、需求多元,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启用后,首要面对的就是管理多头的难题。“我们深知,要解决管理职责分散的问题,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邵莹珠说,为此,昆山高新区依托各方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国企运营、社区管理、企业参与、职工自治的管理运作新模式。



昆山高新区通过组建“社区+物业”“派出所+企业党组织”“1+2+X”党建共同体,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引领集宿区治理走深走实;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整合“国企+社区+企业+物业管家”多元力量,组建“红色管家团”,由党建指导员、运营管理人员、企业驻点负责人、党员骨干担任成员,建强治理“主心骨”;深化精细治理,以入驻企业为单位划分网格,构建“红色管家团—网格—楼栋—宿舍”四级治理体系,通过租金调节、积分管理等机制调动企业、职工参与治理积极性,推动“事在网中办、情在网中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生活服务和治理方式的大转变。




优化精细服务

构建“1510”党群服务圈




注重功能融合与拓展是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的一大特色。从政务服务到志愿服务,从文体活动到技能提升,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前,昆山高新区邻里中心迎来50多位“新家人”,他们是昆山柏特电子有限公司新招的员工。“在入住的时候,我们会依托警务站同步采集个人信息,为大家提供暂住证、公交卡、电动车牌照等各类证照、牌照办理服务。”邵莹珠说,与传统的集宿区不同,这里更加注重社区的属性,入住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超市、餐饮、娱乐、出行等涉及基础民生的多种需求。



看书、运动、开展社团活动……这是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里日常可见的场景。这里除了设有健身房、舞蹈室、篮球场、乒乓球室等运动场馆,还有警务站、社工工作室、工会驿站等便民服务点,更有“咖啡+读书”“咖啡+休闲”社交区、联谊活动区等休闲场所,各类功能区域一应俱全,进一步促进阵地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形成群众15分钟可达、具有10项功能的“1510”党群服务圈。“入住没几天,暂住证就办好了,而且这里啥都有,走几步什么都能买到,住在这里就像住在家里一样温暖。”刚入职丘钛微电子的杨先生开心地说。



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还会不定期举办职工技能比拼、工匠事迹分享、企业高管课堂等活动,通过邀请专业导师开展互动式教学、个性化咨询、成功案例分享等形式,帮助大家提升职业技能。




提升民生温度

打造安心温馨家园




集宿区人员众多,安全至关重要。如何确保大家“平平安安上班、舒舒服服在家”成了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加强管理的应有之义。



在安全方面,邻里中心通过采取数字化管理措施,进一步保障大家的人身、出行、财产安全。另外,针对住宿职工电动车比较多的情况,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实施“架空层清空计划”和“满电上班行动”,将从前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架空层改为入住职工的活动场所,并在固定区域设置集中停放区,配备智能充电设施、自动喷淋系统,既消除了电动自行车乱停、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又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让职工安心上班。



“为更快、更好地解决职工们的日常诉求和协商议事需求,我们建立了职工诉求24小时响应处理机制和‘四方联席’会,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24小时内解决,致力于把邻里中心党群服务点打造成一个集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温馨家园。”邵莹珠表示。


融媒体记者 | 吕科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