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打造5个落叶观景区域
又是一年落叶季,蓝天白云之下,色彩缤纷、层次鲜明的树木给市民带来了一个“彩”叶之冬。今年,我市继续开展“落叶缓扫、留住美景”活动,打造5个落叶观景区域,让市民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感受季节的更迭。
周末,记者来到花桥黎明路,只见这条“黄金大道”游人如织,满地金黄的银杏叶成了人们留住美好瞬间的绝佳背景板。前来打卡的市民邓雨婷感慨:“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好多人都在发落叶美景,真是太好看了!我专门赶过来感受一下这份冬日限定浪漫。”
“落叶缓扫”景观区域不只有银杏,还有其他树种,洞庭湖路的杜英树也非常吸睛,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前来拍摄。“银杏金黄,映照慧聚寺古韵;杜英枝叶绯红,似羽扇轻扬。”市民陈冬告诉记者,这片区域树种丰富,颜色多彩,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据了解,“落叶缓扫”不是落叶不扫,而是实施“一路一策”精细管理。在落叶景观期间,环卫工人按照“雨后整体清理、腐坏及时清理、堆积适度清理”的原则,统筹做好落叶区域的保洁工作。
记者手记
为市民留风景 为城市添温度
漫步“披上金装”的银杏大道,随处可见人们驻足拍照的身影;沿着溪河骑行,枫树与水杉相互映衬……“手下留情”,落叶成景,不仅为城市生活增添了风景线,也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过去,满地落叶被视为“垃圾”,急扫落叶确实维持了环境整洁,却也让城市少了几分自然生趣。近年来,昆山推行的“落叶缓扫”政策受到市民的点赞欢迎。
当然,落叶缓扫,并非撒手不管,而是精细化保洁养护。对于不同区位、场所的落叶,我市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差异化措施。道路上的,容易滋生火患、堵塞下水道,就尽快清理;公园里的,草地中的,既可装点城市空间,带来审美意趣,又不妨碍安全,可任其覆盖地表,最后集中清理。
相比正常打扫,缓扫更有难度,环卫工人要改变日常工作节奏,还要关注叶片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整缓扫模式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更要在风雨后及时收拢落叶,消除枯叶带来的消防隐患、避免腐败落叶增加路面湿滑……桩桩件件,细致入微的市政关怀,让“彩”叶之冬、落叶之美不仅具备审美意义,更有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看来,只要在管理上肯下功夫,肯动脑子,让城市在整洁有序中充满“烟火气”,弥漫“诗意”,总是可以实现的。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陶雯雯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6472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