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腊肉将于2025年1月上旬上市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过后,气温低、白天空气干燥、深夜雾水增多,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腌肉储藏。每年这时候,张浦镇金华村村民也分外忙碌,通过古老的晒肉方法,用时光来雕刻味道,擦亮“金华腊肉”品牌。
村民吴月良是一名有着30年腌肉经验的老师傅。12月9日,阳光正好,吴月良家中一派繁忙景象。他熟练地拿出一板板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左手按住肉,右手麻利地起刀、落下……伴随着案板发出的“笃笃”声,肉被分割成15斤左右大小,在腌制盆里等待“洗礼”。
“一般15斤左右的生肉腌好后差不多10斤。”吴月良向记者娓娓道来。他说,猪身上任何部位的鲜肉都可以用来制作腊肉,选择什么样的部位可以根据喜好来定,“一般来说,选用连皮五花肉比较好,这样做出来的腊肉肥瘦相间,瘦而不柴,肥而不腻。”
腌制过程也有不少讲究。一般10斤生肉要1斤左右盐。腌制时,要把盐均匀地抹在肉上,抹盐时最好用力揉一揉。然后把肉放入陶制容器中,再压上石头。两三天后,再加入适量盐水,静置三四天后,再把肉翻一翻。“之所以要翻肉,将上下位置调换就是要确保每一块肉都能均匀腌制入味。”吴月良说,翻肉次数一般在1-2次,翻好后,再腌制30-40天就可以晾晒了。晾晒时,要将肉挂在有阳光且通风的地方,充分晾晒10天左右,待肉里水分晾干就大功告成了。
一方好的腊肉必须肉质好、压得好、晒得好,一个多月时间里需要经过几次翻晒,才能装进全村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的盒子中销售。对于销售,村民没有压力,一方面有很多回头客;另一方面,村里组建的合作社也帮助大家一起销售。“我今年腌了9000斤肉,目前70%已经预定掉了。”聊起金华腊肉的销售,吴月良信心满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金华腊肉不仅颇受本地食客欢迎,还吸引了不少上海食客,不少村民家的腊肉常常在春节前就销售一空。
村民陈晨一家,去年腌了近3000斤猪肉,因为销售火爆,供不应求。今年,他们专门开辟区域并添了几口大缸,腌制了8000斤。“因为肉的口感好,有很多回头客,所以不用做广告,销量每年都有增长。”陈晨告诉记者,自己的手艺主要来自父亲,盐放多少、缸里的压力多大、腌多久、晒多久,都是积累下来的经验,配方也精益求精,口感自然越来越好。今年,陈晨家腌制腊肉的纯收入预计超过6万元。
整形、抹盐、腌制、晾晒、风干……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观色、闻味、捏肉之间感知着肉质在空气、盐卤中的细微变化,这是他们对金华腊肉品质的独特感知,也是江南百姓对美食的独到追求。
以前,金华村因四面环水而交通闭塞,村民不便于外出采买物资,所以每年农历十一月开始,大家就陆续动手腌制腊肉,以供来年食用。对腌制腊肉,金华村也很有讲究,腌制方法更是沉淀积累百年的传统工艺,腊肉质量很高、口味好,招待亲朋好友、四方来客时,他们都赞不绝口。这样的古法腌肉世代相传,如今形成了品牌,成为村里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金华村近100户村民腌制金华腊肉,预计2025年1月上旬上市。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供图 | 丁燕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598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