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谱好“两湖”曲,引得“活水”来

12月08日 15:05

上班“练秋湖”,住在“淀山湖”,日出时投身事业,日落后倦鸟归巢。“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触碰......”当歌词照进现实,这一刻幸福有了具象化。

 

随着华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研发基地——占地约2400亩、吸纳近4万名研发人才和上千名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不少员工选择将住处安在附近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昆山市淀山湖镇。为了接收好这波辐射,淀山湖镇度假区社区也快速设立了华为员工服务站,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为华为员工提供便利。从一片“湖”到另一片“湖”,在这场“两湖”的双向奔赴中,有哪些值得被看见?

 

至“塔尖”于“心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华为是世界顶尖的科创型企业,汇聚了众多世界一流人才。昆山对待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始终都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无论是开展华为员工看房专场活动,还是开通由淀山湖直达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省际毗邻公交C12线,昆山坚持下足“绣花功夫”,把人才关心关切的住房、交通、医疗等“关键小事”当成做好服务保障的“头等大事”。

 

以“礼遇”换“机遇”。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投入使用无疑将有力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创新发展,昆山在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的同时也积极抢抓这一“家门口”的机遇,11月20日,昆山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上海)推介会成功举办,积极承接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资源辐射和溢出效应。既热情“开门”,也勇于“敲门”,一进一出间又解锁了新的发展“密码”。

 

从“入圈”到“破圈”。近年来,昆山深度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拥抱长三角、服务大虹桥,不断加强产业、生态、交通等功能对接。如今华为这艘“巨舰”驶来之后,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年轻群体前来旅游消费、创新创业,助推地域打造“旅游+科创”发展新模式。从空间“聚集”,到发展“协同”,再到壮大“裂变”,在昆山南部,一个充满新活力的现代水乡典范正呼之欲出。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王一旭

图 | 范丹薇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