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昆山:公交优先,让市民畅享美好出行

12月03日 16:16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12月1日,我国首个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行政法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生效,开启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法治化新局面。



城市公共交通,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昆山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探索构建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以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助力城市建设、服务地方经济。





“两网融合”地铁公交无缝接驳





“沪苏昆地铁串联,公交无缝衔接,出行更方便了。”由于工作需要,陈女士经常往返上海、苏州、昆山,自从苏州轨交11号线开通,她在三地的合作伙伴增加了不少。



沪苏“双11”牵手,“无感换乘”,苏州轨交3号线与11号线全面贯通,苏州主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核心区直接联通,从“东方之门”到“东方明珠”越来越方便。如今,昆山地铁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以轨交11号线为中轴,我市全面深化常规公交和轨交的“两网融合”,制定一体化衔接设施“八件套”标准。标配设施包括轨道出入口集散区、公共自行车站点、非机动车停车区、公交站点;选配设施包括公交首末站及微枢纽、小汽车换乘停车场、临时接送车位、风雨连廊,以无缝接驳和高效换乘为市民出行“加速度”。截至目前,我市先后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9条,取消与轨交重复线、低效线17条;开通微循环巴士线路20条,每日服务乘客7000余人次,基本实现轨交两侧主要居住区、商圈与办公区服务覆盖;在64条线路、320个站点设置招呼站。我市结合线路实际运营情况及市民出行需求,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今年新辟公交线路46条,优化调整线路40条



此外,我市在祖冲之公园站、江浦站、白河潭站规划设置了地下直连通道,使市民出行、购物、就医更加方便,大幅提升出行体验;通过更新悬挂式导向牌、综合信息屏,张贴墙贴等方式对苏州轨交11号线昆山段全部站点进行导向标识优化,标注出入口周边重要地标性建筑名称;通过增设花箱遮挡、设置指引标识、改造停车位进出路线等方式,优化前进路沿线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提升700个已有车位的使用体验。





 “公交+”让市民乐享其“乘”





“可以提前从小程序查看公交车行驶到哪一站点,计算好出门时间,很准时!”市民刘先生每天乘坐公交车通勤,他说已经习惯通过公共交通出行,绿色、便捷。



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加速“公交+”模式多元化探索与推广,全力打造服务更精准、乘坐更方便的多样化公交运营模式。近年来,我市对接12所学校,开通学生定制公交线路24条,日均服务超2200人次,满足学生上下学出行需求;推出定制公交“学生护航”功能,家长可实时查询定制公交车辆到站信息;打造儿童友好公交专线“965路”,在车身喷绘“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主题,传递儿童友好理念,串联8所学校,辐射科博馆、青少年宫等儿童密集区域;在巴城梧桐小城创新推出“如意巴”网约公交,方便周边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出行,日均服务超200人次;新辟165路,优化调整105路、213路等;加强与医院衔接,东部医疗中心(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配套有11条公交线路,西部医疗中心(昆山市中医医院)配套有19条公交线路;开通6条对接上海的省际公交线路,8条对接苏虞太的城际毗邻公交。此外,还相继推出网约公交、通邮专线、假日休闲公交等特色服务,满足市民个性化、多元化出行需求。


一条条公交线路,连通街头巷尾,连接千家万户,见证城市发展速度。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开行公交线路229条,投运公交营运车辆1518辆,公交日均客流18.22万人次,较2023年上半年轨交开通前增长2.7%,整体客流稳步回升。





多元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之前还担心行李多,换乘不方便,出站后发现公交站就在旁边,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了!”第一次到昆山的江西游客郑先生说。出门就是公交站点,地铁站、高铁站、出租车、公交车无缝接驳,这样的出行方式已逐渐成为昆山市民的日常。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支持公交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政策,加快推进公共交通融合发展,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城市公交为网络、城乡公交为延伸、出租汽车为补充、共享单车为辅助的公共交通发展体系,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市民出行“乘”心如意。


全市68处公交候车亭装配视觉效果更好的高清显示屏,设置可查询公交、地铁信息的触摸屏;增加不锈钢窗花隔断和条形灯,使得候车亭外观上兼具复古和科技感;优化高铁昆山南站公交首末站,设置集中上下客区域,原先分散在5条通道的23条公交线路全部集中在最靠近车站的通道,以减少换乘乘客步行距离;出租车、网约车上客点全部调整至P3停车场,门厅东侧乘坐出租车,西侧乘坐网约车;上新全国最大的华为全液冷超充站,可满足60辆新能源车同时高效充电;制定《昆山市出租汽车行业形象提升工程十项机制》,成立巡游出租车“馨鹿车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环保、温馨的出行服务;依托“绿能E站”新建市级网约车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享道、滴滴两个网约车党群服务点,为驾驶员提供休憩、饮水、充电等服务。


地铁穿城而过,延展出行“骨架”,公交线路密集如网,出租车、网约车便捷“摆渡”……如今的昆山,高水平城市交通承载着市民幸福梦想,也有力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