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元宇宙》第96期精彩看点来啦!

11月19日 18:13

为助力昆山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依托“昆小融”数字人主播

采制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

首档元宇宙专题栏目《你好,元宇宙》



“大家好,

我是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的

数字人主播‘昆小融’,

也是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

首位3D超写实数字人主播。”

接下来

跟着“昆小融”

走进本期特别节目



 全球元宇宙热搜榜 

▲数字孪生百年水文站——昆明站


近日,昆明市水文数字孪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为云南首个水文数字孪生建设项目,以盘龙江流域为试点,构建了昆明市水文信息会商系统,建成了盘龙江防洪“四预”平台。项目全面覆盖了“降雨—产流—汇流—演进”的全过程,集成了昆明市的水文、气象等前端监测感知数据,形成了昆明水文态势感知一张图,能够实时展示昆明的雨水情、土壤湿度、水质、视频监控以及内涝监测等数据,具备对未来情势的感知能力。



日前,第一届数字孪生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大会以“数聚万物,孪生未来——解码数字孪生在多元领域应用与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现数字孪生赋能工业领域、低空经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研究成果,推动数字孪生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数字孪生相关创新主体超过140家,涵盖标识感知、孪生建模、可视化渲染、交互控制、仿真推演、GIS与新型测绘等六大数字孪生核心板块。



 昆山元宇宙风向标 

前不久,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旨在推动高水平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昆山凭借在元宇宙领域的前瞻布局快速崛起,成功入选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按照规划,到2025年,昆山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

物理模型、传感器、运行历史等数据

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

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

数字孪生是个普遍适应的理论技术体系

可以在众多领域应用

在昆山

震川桥孪生平台

便是数字孪生的一个典型应用落地案例


今天

我们邀请到了

昆山市交通工程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廷杰

来为我们介绍该平台


昆山市交通工程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廷杰

在震川桥施工阶段,我们以BIM模型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建立震川桥施工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包括图文管理、施工控制、健康监测、运营养护四个子系统。该平台可以将施工方案进行可视化展示,实景模拟桥塔竖向转体过程,实时监测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展现当前桥梁和临时塔等构筑物的物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预警,为转体的每一个行程做出精确判断,实现桥塔转体施工控制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未来,将以数字孪生交互平台为基础,延伸开发建管养一体化信息平台,对建设期和运营期内的材料进行统一收集、立卷和归档管理,并融入震川桥整体和局部建模分析结果,实现统一、规范、实时的监督管理,保证全寿命周期内的桥梁安全。


未来

市交通运输局将如何

继续与元宇宙技术相结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昆山市交通工程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廷杰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强化数据驱动,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设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培育未来交通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从严谨、科学的态度来看

数字孪生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

应该根据不同问题、不同场景、

不同需求来进行个性化定制

因此

在未来的某一天

当不同的需求对接到一起

数字孪生在各领域的应用

可能会连成一片

助力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的实现

甚至“数字孪生地球”、元宇宙的概念

也可能会从概念的美梦中走向现实



《你好,元宇宙》栏目

在“昆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昆山融媒”视频号

“第一昆山”APP

“第一昆山”今日头条

“e昆山”抖音等平台推出

别忘了转发分享哦


融媒体记者 | 王超  刘斯羽

视频制作 | 宋新波 钱月 何希 景晋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