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从阳澄湖大闸蟹,读懂“流量”与“留量”

11月23日 19:34

“蒸不完,根本蒸不完......”“吃不够,根本吃不够......”近日,昆山巴城镇阳澄湖边某蟹舫内店家被食客“吐槽”打趣的画面被网友记录了下来并调侃:笑不活了,遇到过客服“已读乱回”的,这做生意“已读怕回”的还是头一次见。

 

自9月25日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起,进出昆山巴城镇的交通客流量不断上升。据统计,10月以来,巴城收费站日均流量3.14万车次,较以往提高了50.07%,而阳澄湖北收费站日均流量1.32万车次,较以往更是提高了175.33%。数据显示,“吃蟹大军”主要来自省内(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其中,沪牌车辆占比高达57.28%。咱就说,每当秋日到来,长三角人从不缺“仪式感”,但只有“炫”过一顿大闸蟹才称得上真正圆满。

 

作为远近闻名的当季“顶流”,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自然不必多说,金黄饱满的蟹黄、肥腴绵润的蟹膏、弹性十足的腿肉,还未下口,光闻其味就已被它深深“硬控”。但在电商、物流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各地游客依然选择来原产地尝鲜,其中的缘由始于蟹,却又不止于蟹。饱餐之余,徜徉昆山街头,喝一杯“咖都特产”——咖啡,听一出“百戏之师”——昆曲,或是乘一艘小船在古镇感受水乡风情,漫步田野间享乡村恬淡宁静......这里没有“内耗”,也没有“内卷”,只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松弛感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如果说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强大IP是秋日昆山的“流量密码”,那么瑰丽的自然画卷与深邃的文化传承或许正是昆山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留量密码”。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王一旭

图 | 张文婷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