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墨,“园”梦幸福画卷
顺滑柔润的园路,疏密相间的林木,全龄友好的空间,欢快明亮的色彩……这个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两栋高层建筑之间的小公园经过改造后,变身为开放共享的休闲运动空间,也成为“昆小薇”城市微空间更新的一个样板。今年,这个项目斩获两个国际奖项:2024美国建筑大师奖(公共景观设计类)、2024瑞士BLT建筑设计奖(景观建筑—公共景观设计类)。
丝竹滑板公园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商务大道北侧、轨交11号线南侧、徐公桥路东侧,是昆山首个以丝竹、滑板运动为主题的公园。天气晴好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游乐设施上尽情玩耍,徜徉其间。健身乐园中,人们快乐运动,充满活力。周围的竹林小径宁静深远,不少市民在这里闹中取静,享受“天然氧吧”。无论晴雨变幻,四季更替,这片活力游园始终为市民们带来无限乐趣,成为他们生活中温暖而独特的社区乐园。
“公园将花桥江南丝竹形意融入整体布局,为市民带来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体验。”花桥建设局园林工程科工作人员莫沛文介绍,花桥江南丝竹是花桥的一张文化名片,以竹笛、二胡为主奏乐器,用琵琶、扬琴、小三弦等伴奏,音乐优美流畅,具有小、雅、细、轻的特点,于2007年被列入昆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这个公园的设计理念中,通过对江南丝竹乐器的二维勾勒,营造出多元的三维空间体验,打造空间层次及活动功能丰富的景观互动分区。在改造过程中,将现有的茅巷滩、徐公河滨河防护带变“管”为“用”,进一步完善了核心区中央公园东侧延伸段的绿廊配套功能。同时,采用微介入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边布置了亲水观景平台,在天然树林下设计了蜿蜒探索小径,并沿途布置了趣味盎然的声音互动装置,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独特体验。
在大众点评网、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有不少网友把“丝竹滑板公园”作为花桥的一个休闲旅游景点予以推荐:“花桥遛娃好地方!”“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滑滑梯”“它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一首立体的江南丝竹乐曲”……这让记者感受到,“昆小薇”不仅是一个绿意浓浓的物理空间,同时还是一个充满生活惬意的幸福空间。
这样的小薇公园还有很多。近年来,昆山大力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建设转变,聚焦公园体系化完善,全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线性联通、生态共融。尤其是“昆小薇”专项行动,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针灸式”改造推动“硬环境”与“软实力”双提升,打造更多“小而美、精而活、优而专”的微更新空间。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建成“昆小薇”项目393个、口袋公园226个,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绿色、融入绿色、享受绿色的方式。
今年以来,“昆小薇”作为苏州城市微更新案例获住建部推广,樾城路线性公园等9个“昆小薇”项目获评苏州“最美”口袋公园;多个项目获得国内外设计类奖项,其中萧林西路—斜泾路生态公园绿地获2023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昆韵致塘、寻趣园、昆铁小游园获2023届SRC街景设计奖,花桥青年城市公园获2024年伦敦国际设计奖景观类铂金奖。
一座座“昆小薇”在昆山人的家门口“悄悄生长”,融入了生活,也营造了生活,以“绿”为墨描绘着“园”梦幸福新画卷。
特色点位介绍
寻趣园
项目位于娄江与叶荷河汇流处,南面娄江、西临叶荷河,面积约1公顷,项目用三条轴线编织“绿野仙踪”。在“密林探幽廊”轴线,彩色渐变的光影栈桥串联文韵江岸,太空元素的灯光装饰,小朋友们可以感受到宇宙的奥秘与科学魅力。在“滨水漫步道”轴线,沿河岸形成滨水漫步道,风景层层交织,是自然的肌理最大化的呈现。在“杉林小径”轴线,道路两旁保留的水杉树整齐划一、郁郁葱葱,掩住了上方的天空,形成了一道天然拱门,如同一条绿色的隧道伸向远方。
樾城路线性公园
项目位于市政府北侧樾城路,包括樾城路中心带状绿地,改造面积约1公顷。以一卷徐徐展开的花毯为意向,提取琼花为设计元素,打造花径、花语、花场、花桌、花树等装置,将原先封闭的绿地转换成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交流场所,让人们感受如花诗意。
集美庭口袋公园
项目位于集街北侧、江南新村南侧、樾阁南街东侧。通过 “历史之美”“人文之美”“烟火之美”三个维度展现昆山老城风貌,打造大隐于市的诗意花园,为周围不同年龄段居民打造了一处人人皆宜的休憩游乐空间,大大增强了周边群众整体幸福感。
魔方园
项目北临红峰东路、南临昆山市红峰幼儿园、西临红峰新村、东临秀峰路,以“魔方More Fun”为主题,营造一个丰富有趣的街边游园,场地分为特色休憩区、儿童活动区、花境体验区等,通过缤纷的色彩、可赏可玩的特色娱乐设施与艺术雕塑,结合缤纷错落的植物,共同营造出一个活泼多彩、全龄适宜的社区空间。
青年城市公园
项目位于绿地大道南侧、外青松公路西侧,邻近沪宁高速出入口,占地面积约2.3公顷。公园的整体设计灵感源自昆曲中的“水袖”,公园通过局部地形调整,将“水袖”的形象抽象融入绿地空间中,串联起不同功能区域,形成有机的景观体验。公园设有滑板区、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儿童活动区和步道等运动休闲场所,为全年龄段居民创造了理想的活动环境。
融媒体记者 | 唐昊
供图 | 马康洋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285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