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建成健康中国、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市卫健委自觉把卫生健康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卫生健康事业全过程,奋力谱写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全面学习领会,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学、理论宣讲系统学、专题研讨深入学、党员跟进全面学。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第一议题。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划时代意义、成功经验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谋划和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改革,为健康中国建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卫生健康事业蹄疾步稳、阔步向前。
二、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国考要求,加强对公立医院运营发展的统筹管理,力争在“国考”中提档进位。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加强疾病协同处置能力,强化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及处置,常态化开展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等疾病筛查,全力打造疾控体系和医防协同改革的县域标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谋划紧密协同发展,推动建立“三甲医院—区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医共体建设。打造数字化服务体系,完善银医通、“鹿路通”医疗健康版块、“昆山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
三、集聚核心要素,夯实卫生事业发展根基
搭建健康发展协同创新网络,引入医药卫生新质生产力,与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合作,为医教研产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姑苏卫生人才引进类和培养类的人才总量,持续开展“博士引才”长期专项招引,积极构建职业发展平台。凝聚健康产业动能,积极争取“科教兴卫”配套政策,科技核心指标继续保持苏州县域第一方阵,建立“医院+研发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对接机制,力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基地合同数量和合同总金额迈上新台阶。
四、着眼长远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推进卫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年内启用东部医疗中心(二期)、鹿萌儿童康复中心,完成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改建项目,有序推进市六院、青阳、千灯、花桥卫生中心等新改扩建项目。提升医疗核心能力,出台《昆山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升危急重症、疑难杂症救治水平和科研创新水平。推进基层服务转型,抢抓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推动社区卫生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能力齐头并进,年内争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2家,新增省特色科室和省社区医院各1家,苏州甲级村卫生室6家。
五、厚植为民情怀,保障重点人群健康福祉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布局,持续实施“安心托育”暖民心工程,出台《昆山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上级标准。提升老龄医养服务,扎实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年内建成省级老年营养病房1家。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做好居家康复、护理、养老等接续性服务,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一般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2%。
作者: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周健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2767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