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守水尽责,善作善成,奋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昆山

11月07日 15:20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战线上的一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要学在前、悟在前,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中书写应有之义、发挥应有之为。


进一步展现新征程新实践的水务担当。守牢防汛安全底线。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昆山水务仍需始终保持清醒和警惕,加快推进堤防险工险段、积水点整治,系统构建防御能力更高的防洪工程体系;织密责任网络,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科学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昆山水务围绕构建“联圩众保、分级控制、蓄排并举、精准调度”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目标,继续加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推进力度,充实完善国债项目申报库、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库,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昆山水务不断加强水务系统内党员领导干部建设,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力度,强化因材施教,优化考评激励,持续跟踪培养,不断充实壮大水务人才队伍。


进一步凝聚推进改革创新的治水智慧。完善水文监测体系。昆山水务推进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增强现代水文监测网络建设,完善以太湖流域为大背景的流域河网“四预”一体化平台,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雨量站网、水文站网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确保预警信息、避险措施第一时间精准到人、落实到位。优化城市管网运行。昆山水务以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的城市为导向,分片区、分主次精细开展管网整治,畅通城市地下“动脉”;构建供排水场景智慧监测体系,将供排水生命线安全管理向“以防为主”“主动监管”转变,形成高效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科学利用河湖资源。昆山水务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规范开展用水权交易,促进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通过水权转让解决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落实雨水利用系统改造提升项目,盘活雨水调蓄资源;加强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攀高;完善河湖、管网清淤工程全过程监管机制,推进底泥、藻泥、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色。多举措缔造幸福河湖。昆山水务在动态消除劣Ⅴ类河道的同时,围绕群众对河湖治理的多元需求,深入挖掘河湖富民惠民功能,推动河湖治理共富共享;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幸福河湖覆盖率,加快构建“一轴·双核·三网·十廊”的幸福河湖总体格局,推动河湖绿色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发展动能。全方位讲好河湖故事。围绕“锦秀淀周、第一水乡”,昆山水务以水为媒,融合文旅等多方资源,合力打造一批以古镇、古村落为重点,具有江南韵味、昆山特色的历史水街和水意田园;以水为脉,协力开发更多的水上旅游精品线路,为“水乡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加速度深耕绿色金融。在“昆水惠”绿色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昆山水务通过协助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生态信用贷模式,不断拓宽绿色信贷渠道,助力打通适合我市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化通道,加大绿色金融赋能力度。


我们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守水尽责,以不辱使命的姿态,奋发有为、善作善成,为奋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水务综合保障体系凝聚强大精神合力。


作者:昆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 彬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