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话】住院“无陪护”,护理有“医”靠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成员往往因工作、生活等多重压力而难以全天候陪伴住院的亲人。“一老有难,全家停工”成为不少家庭绕不开的难言之隐。
深圳数家医院推出的“无陪护病房”服务,将创新改革的矛头直指这一难题。“无陪护病房”并不是没有陪护,而是改变传统,从由家人陪护改为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一来减轻了病人家属的负担,二来有效充分地利用了医疗资源。
只是,伴随着诸多期待,疑问也接踵而至。如各地医院收费标准不统一,价格不透明,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能否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政策试点成功后能否逐步推广到全国?护理人才的数量能否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每一个问题,都是对这项服务的考验。
针对各类问题,近日,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为“免陪照护服务”提供了收费依据。随着“无陪护病房”服务的推广和护理价格政策的规范,未来将有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一便民服务。
“无陪护病房”服务的推出,是医疗护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与突破,直面居民看病过程中的痛处与难处,是让民众真正期待的“惠及民生”“落在实处”的好政策。相信这样的惠民新业态会在政府、医院、社会的多方努力下越来越完善。
责任编审 | 陈佩华 金燕博
文 | 唐旭骋
图 | 欧阳晓野
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