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诗人”王计兵为昆山第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拉松达人”创作诗歌——生命的“阶梯”与赞美诗

11月02日 15:57

“他开始抽取身体里的岩石/一节一节举起来/一条红色的台阶/带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基因……”

  

11月1日上午,脑海里浮现着血液在皮管里缓缓流动的画面,“外卖诗人”王计兵誊写下自己创作的诗歌《生命的阶梯——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亲手送给昆山第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贺先生,赞美他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搭建起生命的阶梯。

  


“那天,我正在从杭州回昆山的高铁上,突然在朋友圈里刷到贺先生成功捐献的信息。以往,总感觉这样的人距离我好远好远,没想到就在身边。”王计兵说。

  

王计兵与贺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新昆山人,他们曾在一次阅读会上相识。同为在昆山工作的徐州老乡,彼此感到十分亲切,互加了微信。

  

贺先生在昆山交通系统工作,是一个“马拉松达人”。2018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8月接到昆山市红十字会电话,与一名患者初配相合。他没有丝毫犹豫,便同意了捐献。“为了顺利完成捐献,防止意外受伤,我减少了运动,注意补充营养。”贺先生说。9月19日,贺先生顺利捐献32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昆山市第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为了这一天,贺先生等了6年。

  

作为一名马拉松长跑爱好者,贺先生在这6年里跑了110次“半马”和4次“全马”。就在接到血型匹配成功的通知前,他还报名了2024常熟尚湖半程马拉松。“捐献后,我一直纠结要不要按照计划参赛。好在身体恢复得挺好,做了检测,各项指标都达标。”没多久,贺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跑了5.2公里,“感觉还不错,后来我渐渐恢复了锻炼,并按原计划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贺先生做了个“87”的手势发到朋友圈,“算是给我的捐献画上一个酣畅淋漓的句号吧。”

  

“真的了不起,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除了怦然心动,王计兵还回想起自己“少年贫血”的经历,联想到母爱的伟大,创作的情愫涌上了心头。他用朴实的语言,在手机里写下了一行行诗句。

  


“抽取”是一种奉献,“身体里的岩石”是生命的坚韧,而“红色的台阶”则象征着爱的长跑和接力。

  

“写完之后,我想有机会一定要亲手把这首诗送给贺先生。”同样是普通市民的王计兵,一直在昆山干着送外卖的工作。奔波的脚步,从没有打消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把自己5年来送外卖的经历和感悟写进诗里,写出了4000多首诗。一首写“外卖骑手”的诗《赶时间的人》,在网上引起2000万次的阅读量。今年10月15日,被网友称为“外卖诗人”的王计兵,在北京参加了文艺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并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还登上了《新闻联播》。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当两个平凡的人又一次见面,感动在时空里流淌。

  

“收到这首诗歌后,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这首诗不仅是送给我的,更是送给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的赞歌。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了解造血干细胞,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贺先生说,他还得知昆山已有10525名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其中87例成功捐献,占苏州市的33%。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一个声音传来。一次生命的接力,一首爱的赞美诗,让平凡变得不再平凡。


生命的阶梯

——致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记得少年贫血

吞咽过的偏方

一种腥,像一道天空的裂缝

我记得,铁皮割断的手指

那些喷溅的血

染红过衬衫,墙壁

脸色蜡黄的中年

我记得医生说过

造血干细胞是一切康复的起源

我记得,一切有多疼


骨髓,脐带,外周血

这事来自于父母的馈赠

才有了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化疗,放疗,需要清除的

不仅仅是病灶,还有血

一个走到半生的人

被疾病抽去了脚下的梯子

现在他悬空,摇摇欲坠


贺春峰,人如其名

他开始抽取身体里的岩石

一节一节举起来

一条红色的台阶带着

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基因

贺春峰,我不知道

握着钢筋,锤子的敲击

有多疼。但我知道台阶

来自大山深处的坚毅

有多可靠


春天里,拾级而上的人

已在微笑中频频仰望

面色红润,脚步生风


融媒体记者 | 李艳

供图 | 袁新宇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