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破除思维定式、打通堵点卡点,进一步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提供强有力的创新驱动。
一是突出主体培育,激活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聚焦“2+6+X”新兴产业布局和“4-1050”体系,全力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让更多科技企业激活创新动力。做好科技企业培育的精细施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链式培育体系,深化实施千家高企培育“新三年计划”,支持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推动企业从生产型向研发型、创新型转变,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蝶变。做好科技项目招引的精细施工。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经济等产业方向,健全完善“2+4+5”科技招商工作体系,建优配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科招队伍,综合运用平台招商、活动招商、大赛招商、基金招商、载体招商等渠道,加快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科技项目,全力推动产业由“大”转“强”、由“大”转“新”。做好科创载体建设的精细施工。按照“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理念,布局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载体链条。鼓励大企业建设孵化器,发挥产业、创新资源优势,培育和孵化上下游企业。
二是突出企业主导,加快创新环节的模式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等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真正让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专项行动,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立健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金补贴、第三方社会资本多元支持等系列支持企业长期投入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强化企业研发组织主体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创新力量,共同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祖冲之攻关计划,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建设,挖掘企业真实需求,全面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效能。强化企业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引导科技企业强化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加快自主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办法,特别是对企业方、技术方、转移方,强化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有效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三是突出要素集聚,营造功能完备的科创生态。聚焦创新环节堵点卡点,建设“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体系,全力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创生态。增创人才集聚新优势。用好双创人才计划、“头雁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试行未落户先评审机制;完善以企业需求为主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企业引进的优秀科技人才直接给予昆山双创人才政策支持,不断做强做大“头雁+群雁+雏雁”创新人才矩阵。增创平台支撑新优势。释放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超算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等重大平台溢出效应,加快布局阳澄湖未来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增创科技金融新优势。发挥产业资本中心链接创投、风投机构资源优势,引导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探索实施科技成果“先投后股”“先用后转”模式,让“种子项目”加速落地产出。
作者:昆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 跃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093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