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书写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分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明确了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坚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在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上持续发力,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强化宣传宣讲,激发理论武装新动力。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对标对表,统筹开展好专题学习、理论宣讲、新闻宣传。一是做深专题学习。坚持以上率下,把全会精神列入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采取研讨交流、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市干部群众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全会精神。二是做细理论宣讲。组建市委理论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深化“1+12+N”宣讲队伍体系建设,持续擦亮“鹿城飞燕”理论宣讲品牌,用好“百姓名嘴”等基层特色宣讲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日知讲堂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全会精神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做精新闻宣传。充分发挥市属媒体融合传播优势,做强“昆山发布”“第一昆山”等全媒体传播矩阵。聚焦全会精神,开辟专题专栏,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群众关心的改革热点问题,推出一批“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新闻作品和融媒产品,及时全面反映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新举措新成效,让积极支持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声音充盈澎湃。
突出守正创新,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昆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改革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推动公共文化“活起来”。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广泛开展“三下乡”、广场文艺周周演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城市文化“菜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拓展、向群众靠拢。以“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宗旨,办好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让更多百姓享受文化盛宴。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强起来”。抓住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全力抢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运营好市级文化产业招商中心,用足用好文化产业政策,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推出一批各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地标。三是推动文化旅游“旺起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策划举办一批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文体旅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推动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旅游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着力打造辨识度高、传播力强的城市文旅新名片。
坚持价值引领,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我们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提高市民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以文明实践增活力。全方位对接群众需求,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功能,持续开展“文明实践四季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月月讲”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塑造工程,扩大昆山市民“文明十二条”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各类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二是以文明创建树形象。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充分把握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项目化、清单化解决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一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做实做优文明创建细胞工程。三是以文明培育筑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宣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高水平运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精心办好“向阳花开”电台栏目,推进“心灵加油站”品牌建设,增强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
作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丁成明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817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