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综述
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9月5日至23日,以“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为主题,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昆曲故里昆山唱响。
5台大戏、21场折子戏,45家戏曲剧团共计87个剧目,涉及22个剧种,演职人员超3000人……参演人员名家荟萃,有23位获得过“梅花奖”或“文华奖”。昆山扛起文化担当,以百戏为媒,构筑起全国戏曲剧种院团大汇聚、大展示、大交流的宽广舞台。
中华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百戏之师”昆曲发源地的昆山,自2018年开始,连续六届承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扛起在传承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上探索新经验的责任担当。
好戏连台
献上文化盛宴
连日来,广大市民、戏迷在昆山热情“追戏”、享受文化盛宴,全城形成了“转角都是戏”的浓厚氛围。
盛典期间,剧场惠民演出、“百戏0元购”等为群众提供公益演出服务,备受欢迎;“我陪爸妈看百戏”“网眼看百戏”等活动,吸引不同人群观看百戏、关注百戏;“游昆山 看百戏”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昆山看百戏。
今年,百戏盛典除了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等专业剧场演出,演员还走进戏曲百戏博物馆、亭林园、慧聚广场等公共空间,让鲜活生动的戏曲艺术直达基层、走进生活。
六年来,演出单位494家,演出295场,演出剧目606个,演职人员超过1.4万人,网络直播观看累计3.3亿次,抖音#南腔北调抖是戏#话题下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新浪微博互动话题#百戏昆山盛典#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百戏盛典已真正成为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
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成功举办,已成为全国戏曲保护、传承和弘扬的重要活动品牌和鲜明文化标识,为全国348个剧种搭建了独一无二的大舞台,多层次、全方面探索戏曲在新时代守正创新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样本。
满庭芬芳
扛起文化担当
昆山是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经济,一面是文化。
悠悠文脉,弦歌不辍。600年前,昆曲从昆山“出发”,几乎滋养了全国剧种的发展,被誉为“百戏之师”。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昆山实现20连冠。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让昆山自觉扛起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历史担当,持续擦亮昆曲文化“金名片”。昆山先后收获了“中国昆剧艺术促进奖”“中国民间艺术昆曲之乡”等荣誉。
百戏盛典成功举办六届,已成为一种“现象级”活动。全国所有剧种历史性地在昆山实现“大团圆”;全国各剧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更多关注,各方支持源源不断,一批濒危剧种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弘扬。
“天下第一团”是指仅有一个国有院团的戏曲剧种,在特色戏曲的传承、弘扬、转化、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过去两年,“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组织了全国121个“天下第一团”剧种的主要演员会聚昆山进行培训,特邀戏曲表演艺术家、专家学者集中开展戏曲传承、理论教学,鼓励学员基于自身剧种悟经验、悟规律、化特色、化剧种,使各个剧种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创新。
今年,昆山举办“天下第一团”戏曲音乐创作传习班,组织了29名戏曲创作骨干来昆山培训,通过教学、采风、观摩、实践等多种方式助力戏曲音乐创作人才成长,为全国121个“天下第一团”培养“台柱子”演员,承担起新时代戏曲传承发展的重任。
融合创新
探索发展新路
百戏盛典通过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演出为核心,深度赋能戏曲文化流量破圈,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百戏盛典推动了文旅融合,不断延伸“百戏+”产业链。
活动期间,“看百戏 游江苏”戏曲之旅特色活动联动省内多座城市,推出戏曲簪花游、亲子童乐游、文化研学行、青春潮流派、康养文化行等五大主题10条文旅线路,把观戏和赏景充分融合,丰富市民、游客的文旅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增加了香港入境团昆山主题游,十多位香港同胞来到昆山,走进戏曲百戏博物馆、当代昆剧院、巴城老街、昆曲茶社等地“共赏百戏”,见证百戏艺术,感受地道江南“味”。
今年百戏盛典恰逢中秋,活动与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联动,在昆山慧聚广场、周庄古镇等地安排多项戏曲惠民演出;与千灯歇马古道·音乐季、2024“戏游周庄”主题活动等昆山特色品牌活动牵手,让广大观众、游客领略戏曲之外的艺术之美。
截至2024年9月10日,戏曲百戏博物馆已开馆286天,共接待参观者301079人次。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戏曲百戏博物馆推出“百戏戏曲月”,除了精彩的戏曲演出,还举行戏曲对话、对话西厢·沙龙互动、戏曲老电影放映会、博物馆公开课等多项延伸活动,让观众一览戏曲之美。
梨园古韵,传唱千载经典;星火之光,照耀戏韵中国。“我们将继续深耕经典传承、品牌传播、梯队培养,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展现新作为,唱响新时代的戏曲新声。”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金磊表示。
融媒体记者 | 阮欣悦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7477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