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于洁一家:以教育家精神书写师者本色

09月23日 14:24

“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教育家精神就是要‘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扎根教育土壤,去探索去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践行教育家精神,全国“最美教师”于洁希望以一种草根的状态,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和强烈责任担当。



今年秋季开学,葛江中学教师于洁轮岗至正仪中学,教初三(6)班语文兼班主任。对于洁来说,正仪中学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她的父亲于劭,北大毕业后就曾在这里任教,也正是在这里,于洁立下了“长大当教师”的誓言。


“我深深记得那个夜晚,得知我父亲要调去市区当高中数学教研员时,他的4名学生来到我家,请我父亲不要走。煤油灯下,师生大大的影子印在墙上,那一幕对我极其震撼。”于洁说,她从没想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如此依恋,“那时候,就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我也要当老师,我也要当班主任。”



1991年,于洁师范毕业后如愿当了老师。后来,当她有机会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生活时,她没想到父亲调岗时的一幕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我的学生们齐聚在我家楼下,内向的孩子眼含泪水不说话,外向的孩子轻轻地问我‘能不能不走’,那一刻,我选择了留下!”于洁说,一晃33年过去了,现在她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正仪中学,“我从这里开始,又辗转回到这里,明年10月也将从这里退休,等于完成了一个教育的闭环,我内心充满喜悦。”



不仅是父亲,于洁的爷爷以及儿子儿媳都是老师:爷爷于景让,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生物遗传学博士,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回国,先后执教于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校,专注于植物学辞典编订;父亲于劭,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先后在昆山市正仪中学、昆山市第一中学、昆山市教育局工作,如今已退休多年;儿子李润于,目前在太仓市第一中学任教初中语文;儿媳薄心妍,目前在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教数学。


“我没有刻意要求儿子去当老师,他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或多或少受到了我的影响。”于洁说,在儿子上高二的时候,某个星期天,她带着他到广东梅州讲课。当她在讲台上与当地年轻教师用三个小时分享教育经验时,他的儿子全程旁听。“结束时,他端了一杯水向我走来,说,‘妈妈,我以后也当老师,当老师很好’。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这个心愿就印刻在他心里了。”



回想起工作的第一年,李润于记忆犹新。“第一年当班主任,几乎每天都有新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会给我母亲写信求助,她在回信时教我如何妥善解决。一年内,我写了44封求助信,她就回了我44封信。”李润于说,他们之间的通信深受周围年轻同事们喜爱,因为他们也大多遇到或正经历着类似的困惑。2020年,于洁母子把这些书信内容整理成集,出版了《致青年教师的信》一书。


融媒体记者 | 丁燕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