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京韵之声,品国粹之美!
9月15日,一场由国家京剧院带来的四出京剧折子戏组合在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上演,戏曲演员们用其动人的唱腔尽显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天下午,京剧《双下山》拉开了本次折子戏组合专场的序幕。该剧讲述了清冷的寺庙,两个年少便出家的小沙弥和小尼姑。他们归入佛门的时候,都还是孩子。两人不甘空门寂苦,双双逃下山来。途中,稚气未脱的小沙弥巧遇情窦初开的小尼姑。两人相见时,初入世事,口中都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连看一眼对方都不敢。小沙弥暗自夸赞小尼姑的容貌美丽,小尼姑也是心生情愫。一声“优尼”,小沙弥才叫出躲在一旁的小尼姑。两人终于打趣着互诉衷肠。男有心女有意,有情人终成眷属。剧中僧尼二人无论是下山时欣赏自然景色时的手舞足蹈,还是在情愫渐浓时的悄悄窥视却欲说还休,都非常幽默而贴切,极具表现力。
京剧《春草闯堂·闯堂·抬轿》讲述了相府小姐李伴月与丫鬟春草采花捕蝶,流连忘返。浪迹江湖的书生薛玫庭行侠仗义打死了杀害民女、调戏小姐的花花公子吴独,公堂之上,诰命夫人逼知府胡进立毙薛玫庭。春草闻讯,已来不及回府向小姐禀报。聪明的丫鬟当机立断,闯进公堂,指认薛公子为相府姑爷……剧情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该剧源自福建莆仙戏,作为一出经典花旦大戏,演员们的默契配合,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虚拟性表演的精彩。“虽然没有实物(轿子),但我们通过表演能让大家体会到人在轿中的感觉,让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张雷介绍,“此次昆山百戏盛典,让我们年轻演员有学习交流的机会,一起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晚上7点半,京剧《遇皇后》上演。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奉旨陈州放粮,在天齐庙遇盲丐妇告状,历数当年宫闱秘事。此妇即是真宗之妃李定妃,是当朝天子之母,并有黄绫诗帕为证。包拯当即答应代其回朝申冤。《遇皇后》这出戏行当齐全、文武并重,集武生、花脸、花旦、武丑等多个行当于一体同台争辉,唱、念、做、打桥段精彩纷呈,全面展示了京剧的艺术魅力。
《刺王僚》是京剧的传统剧目。此剧讲述了吴王姬僚之弟姬光假意请吴王姬僚赴宴,专诸扮成厨夫,在鱼中藏剑,借献鱼之机刺死姬僚。姬光夺得王位,史称吴王阖闾。《刺王僚》开演后,由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越扮演的姬僚上场,他头戴草王盔、插翎尾,脸上勾油黄老三块瓦谱式,挂黪满髯口,身穿黄蟒,围玉带,挎宝剑,完全是一副威武的帝王样,头一句念“大引子”:“大地山河,图霸业,一统吴国”,先声夺人,这段唱腔充分展示出人物的个性,更体现了王越唇、齿、喉、舌、鼻处处通畅的演唱造诣。
当晚的折子戏组合舞台呈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个性鲜明,各美其美。演员们精神抖擞,全情投入,一个眼神传递柔情蜜意,一句唱腔道尽万般无奈,将不同的角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融媒体记者 | 朱小芳
责任编辑 | 王一旭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7196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