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变实景,绘就一体化幸福画卷
近日,艺荟兰苑小区业委会正式开通公共收益监管账户,同步申请了收款二维码,成为昆山33个设立公共收益监管账户的小区之一。对此,居民们连连称赞表示,“区区小事”,解决了大家的“心头大事”。
教育同样是老百姓“心尖”上的事。9月开学季,包含蓬朗高级中学在内的8个学校建设项目投用,新增学位近1.2万个。今年,13个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按时开工,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1.1万个。
让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昆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幸福感”扛在肩上,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在周市镇珠泾村党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张英经常和社区志愿者、村民围坐在一起,把村里的大事小事摆上“台面”一起商议、一起谋划。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们村还建立了百姓议事站、百姓议事庭,请大家共同参与村里的一些事务。
“坐在一起唠、事在一起议、题在一起解”已成为珠泾村基层治理的新风尚。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昆山持续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2022年,昆山启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体系建设,目前,已实现市级、区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今年以来,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达1.7万件,超90%的矛盾纠纷在区镇及以下得到化解,基层矛调中心成为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终结站”。
除了“面对面”调解,“云调解”模式也迅速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公安部门联动司法、检察、信访、人社、妇联、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实现“一站式受理、多元化处理、源头性治理、闭环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效率,节约了调解资源。此外,依托“鹿路通”APP,市民可通过“指尖”查询、预约业务,反映邻里矛盾、安全隐患等问题,相关部门在“掌上”就可精准服务。
完善多元共治机制,源头化解处置矛盾纠纷,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理,昆山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昆山之路”,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卤兰花干2元、清炒时蔬3元、番茄炒蛋5元……一到饭点,位于开发区体育休闲中心的社区食堂就门庭若市,其中不少是老年市民。当前,昆山正大力实施“悦龄食堂”助餐工程,老年食堂、助餐点和老年餐桌建设等多元化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今年,昆山计划建设老年人助餐点10家、试点运营昆尚社区食堂2家。此外,昆山已累计建成区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家,日照中心、助餐点381家,为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昆山坚持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全力以赴抓好民生项目实施推进工作。围绕银龄幸福提质行动、实施救助扩面增效行动、护童成长关爱行动、婚姻登记串链行动、殡仪服务升级行动、数字民政赋能行动等民生保障“六大行动”,稳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覆盖面,通过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优化社会事务服务等举措,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学位、床位”涉及千家万户。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昆山坚持“优质、均衡、公平、开放、全纳”的昆山“美好教育”理念,不断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昆山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加快构建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卫生健康发展成效擦亮人民幸福生活成色。今年以来,昆山启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改造工程(二期)2个新建项目;市精卫中心(二期)新建工程(病房大楼)完成竣工验收,新增床位340张;东、西部医疗中心(二期)按序推进;试点建设6家社区安宁疗护中心;加快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妇幼保健院等6家机构成功创建成苏州市首批儿童友好医院;健康惠民能级进一步提升,全市加快推进检验检查项目互认互通,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昆山3款地产瓜果“甜出了圈”,张浦西瓜、周市番茄、淀山湖甜瓜荣登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小小瓜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还成了强村的路径、鼓了村民的“口袋”。
近年来,昆山以统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百村共兴、百村共美、百村共富、百村共治、百村共享的“五百行动”,实现了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用好“一村一策”,拓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效实现路径,2023年,昆山村均集体总收入达126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11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同时,持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发展集成改革工作,加快重点帮促村高质量提升;壮大百村共富基金,持续做好“昆农惠”“昆澄投资基金”项目管理,2024年上半年,“昆农惠”收益超1600万元。
在陆家未来智慧田园“A+温室工场”里,草莓、番茄、黄瓜等种植已实现“工业化”;在张浦镇的未来数字农场里,草莓“喝”上了自动过滤水……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熠熠生辉。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昆山现代农业“强”的特色优势不断呈现。落实优土、优种、优产、优储、优销“五优联动”要求,我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实施“鹿城粮安”民生实事项目,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9%,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5.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乡村生活的价值和元素已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在昆山,许多村庄都在悄然蝶变,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昆山不断打破市域、镇域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升丰富乡村建设内涵,打造了金华村、尚明甸村等18个江苏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宜居美丽跃升。
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的发展新篇章在鹿城大地续写。
融媒体记者 | 张 欢
图片来源 | 昆山农业农村 周市发布
责任编辑 | 刘文琦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6983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