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凝心聚力,勇当示范,以全面深化改革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作为昆山南部的重要板块,千灯镇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扛起亭林故里的使命担当,聚力实施产业创新、城市更新、乡村文旅、民生服务全方位改革,用心用力书写好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的镇域示范。
深化产业创新改革。一是统筹发展“传统”与“新兴”产业。高标准打造精细材料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日月光封装测试产业园,持续巩固新材料、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二是同步抓好“存量”与“增量”项目。将推动存量企业再投资作为重要工作抓手,深入挖掘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做好政策供给、要素保障等方面统筹安排,努力为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营造一流环境。三是全面提升“建设”与“服务”质效。落细落实领导干部分级挂钩联系企业机制,全面开展企业“大服务 大走访”行动,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争分夺秒把计划往前排、进度往前推、工期往前赶,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四是持续加快“创新”与“转型”步伐。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高企培育和企业培优上市两个“新三年计划”,以更多优质企业孕育更多新质生产力。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智转数改和节能降碳,用先进技术赋能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迭代焕新。
深化城市更新改革。一是加快打造城市客厅,塑造城市“新门面”。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能级承载,全力推进建设、拆迁、招商“三个一批”任务,加快推动总部大楼、文体中心、日知湖公园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持续完善生活休闲、商业消费、总部商务、基础设施、居住改善等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镇显示度、宜居度。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新能级”。全力保障重点实事工程建设,系统实施机场路和长江路立面、绿化、管线改造提升工程,加快道路、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持续优化居民生活体验。三是扎实开展精细管理,绘就城市“新画卷”。聚焦精细化、长效化管理,积极探索“城警联动”协作执法模式,深入实施“流动摊贩疏导、停车治理、建筑垃圾整治、散乱污打击”四大行动,稳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着力打造优美城市风貌。
深化乡村文旅改革。一是推动农业更强。持续建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聚焦“1+3”产业体系,加大优质农业项目招引力度,更好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专业化运营粮食烘干中心载体、农机仓库等一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推动农村更美。持续巩固农村环境治理成效,研究制定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房翻建和后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三是推动文旅更优。围绕“一核、一村、一区、一廊”全域旅游格局,认真抓好古镇文脉传承、歇马桥村提质发展、生态园转型提升等工作,精心打造一批差异化、沉浸式旅游产品和服务,努力让游客“看得到美景、吃得到美食、感受得到文化”。
深化民生服务改革。一是积极回应民生期盼。用好民生“三张清单”,稳妥化解拆迁安置、房产办证等民生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转变。二是全面夯实安全底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六化”和“三全员三提升”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排查整治,推动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全力保障居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三是确保社会平安稳定。着力完善多元化纠纷工作联动机制,坚持关口前移,全力做好矛盾调处化解,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作者 : 千灯镇党委书记 朱晓亮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6974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