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剧目《辕门斩子》亮相百戏盛典

09月11日 21:54


9月8日晚

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带来的

秦腔传统剧目

《辕门斩子》

亮相昆山文化艺术中心

戏曲演员们用其动人的唱腔

展现出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引得阵阵喝彩



《辕门斩子》不仅是秦腔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讲述了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元帅杨延景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杨宗保返营后,杨延景大怒,要将杨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大宋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杨宗保戴罪立功。后杨宗保、穆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辕门斩子》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入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杨延景执法如山、不殉私情的坚定意志,以及穆桂英的智勇和对爱情的忠贞。



剧中,杨延景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边肖饰演。














杨延景饰演者 边肖:

这次作为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进行剧目展演,我感到非常荣幸,百戏盛典为戏曲演员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同行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对进一步推动戏曲发展,非常有意义。


上海观众 杨钜华:

因为曾经在陕西生活过20年,我对秦腔情有独钟 。听说今年百戏盛典有这场演出,我非常激动,专门从上海赶来看戏。《辕门斩子》不仅能欣赏到秦腔的传统韵味,还能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家国情怀、伦理纲常以及忠孝、法情的矛盾纠结,非常值得一看。



秦腔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高亢激昂、朴实粗狂的唱腔著称,特别是在表现悲剧和英雄主义题材时,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辕门斩子》中,杨延景的唱腔慷慨激昂,通过秦腔特有的板式变化,将角色内心的纠结、愤怒、悲伤和决断表现得淋漓尽致。边肖的表演展示了其扎实的唱功和舞台表演修养,通过唱腔的高低起伏、力度的刚柔变化,以及情感的真垫表达,使得杨延景这一角色形象丰满、情感层次丰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剧情,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和饱满动人的唱腔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叫好声。


融媒体记者 | 朱子萍

供图 | 张骏申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