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文斌,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9年。我曾经是一名企业工程师,在光伏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2011年,我加入了昆山开放大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开启了崭新的征程。
2020年,凭借对专业发展的敏锐洞察,我创立了无人机兴趣小组,点燃了我校无人机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燎原之势”。2021年,我组建了第一期无人机现代学徒制班,创新实施“3+2”分阶段培养模式,首批毕业学生已成功迈入职场,就职于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等业界知名企业。
2023年,学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五年制大专专业,指派我任新专业的负责人。我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组建教学团队、制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通过赴企开展项目式工程实践,参与项目研发、制造与测试等关键环节,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技术特点、产品应用、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我们通过大量一线调研和分析,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采用“岗位刻画”与“人才画像”相结合的培养策略,对学生开展“三段式”培养,即在校内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随后进入企业参与实践,进而直接对接岗位需求。同时,依托中国民航局认证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中心”等权威平台,学生还可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实现“技能+证书”的双重提升。我们还与昆山鲲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无人机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将数字赋能中心二层建设为无人机实训基地,与之毗邻的近8000平方米网球场改造成了无人机户外飞行训练场地。
2024年,学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申报成功,学校无人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入了快车道。9月,我们迎来了37名无人机专业新生。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们与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航天飞鹏无人机培训基地”“无人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同时,合作开发《无人机装调检修》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引进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分解为详细的实训任务,聘任企业工程师到校开展实训课程教学。我们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进行师资培养,协助学校引进无人机专业新教师,无人机教学团队不断壮大。作为专业负责人,我还有幸参与了学校与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牵头申报成立的苏州市低空经济县域产教联合体。
今年暑假,我校与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照员执照的考证培训。15名师生考取了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坚持不懈,终将花开满园。一天,两名在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实习的学子给我发来了消息,他们说:老师,我们被选派到西北参与无人机的现场调试与测试工作。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踏上三尺讲台后,我的心便随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而跃动。见证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带着知识的光芒与技能的翅膀,自信地走出校园,成为企业中的璀璨工程师,那份由内而外的幸福与骄傲,如同晨曦中最温柔的阳光,温暖而耀眼。我为自己是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而自豪。虽然我只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员,但正是这份平凡,让我有幸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找到了生命最真挚的意义与价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