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改革为要,实干争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城市标杆

09月07日 15: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全国首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张浦镇将切实扛起“经济大镇”使命担当,坚持改革为要、实干争先,用心用力书写好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城市标杆。


坚持学深学透悟要义,以政治上的自觉激发新状态。一是学习安排上抓紧。制定学习实施方案,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开展多形式、全覆盖学习,通过主要领导带头学、分管领导指导学、干部职工集体学、线上线下自行学等方式,确保将全会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党员群众。二是氛围营造上起势。成立镇级宣讲团,依托“百姓名嘴”“百名菁英”“青年讲师团”“乡‘理’乡亲”等特色宣讲队伍,擦亮“浦玉”理论学习品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成果转化上谋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同落实全镇中心工作相结合,最大程度把改革红利、政策效应转化为推动张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对标对表抓谋划,以行动上的自觉推动新发展。一是突出以改革谋发展。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高端制造+”为总切口,深耕高端食品、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打响“食智名归”鲜明产业特色名片,同步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疗、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未来产业赛道,导入更多优质资源、集聚更多高端项目。立足“张浦就是德园,德园就是张浦”定位,持续擦亮“来到张浦 放心靠‘浦’”鲜明品牌,深入实施“土地空间、技能人才、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企业赋能”五大提升工程,打造昆山对德创新合作集聚地、中德产业合作首选地、中德深化交流示范区。二是突出以改革促融合。持续释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典型案例良好效应,一体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不断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形成互融互促互补的“一轴两翼双核四心”高水平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特色果蔬+高端食品+工业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精品农业、现代都市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产能和整体效益。三是突出以改革增福祉。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推进张浦高中、市六院易地新建项目,启用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智慧型养老社区和青年发展型城市镇域示范,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转变。深入实施张浦地域文明研究保护工程,把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同时结合张浦粮库改造更新,探索打造“食‘尚’粮仓、靠‘浦’生活”高端食品产业创意街区。


坚持实干争先当标杆,以思想上的自觉展现新作为。一是奋勇争先拼搏干。主动把张浦的目标定位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坐标系中去考量、谋划、推进,加快研究聚焦解决突出问题的针对性举措、推动改革高效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产业招商、征收拆迁、综合文稿、矛盾调处”四大领域专业干部队伍培育工程,以强大的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提效。二是求真务实笃行干。打破思维定势,进一步理顺前期机构优化调整后的职责职能,重点围绕企业服务、农业农村、基层治理、特色园区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集成,做到“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改革举措的清晰度、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清正廉洁干净干。以监督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监督贯穿到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区域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之中,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强作风、优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持续向上向好。


作者:张浦镇党委书记 王 超


责任编辑 | 陆晓兰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25636